美文网首页连载小说
上知天文 下知地铁(8)

上知天文 下知地铁(8)

作者: 四大财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9-21 21:24 被阅读0次

2号线:积水潭-西直门《二》

安定门

安定门是内九门之一,作用是干嘛的呢?

凯旋而归时从这里回城的。

上文提过军队出征时先出地安门,再出德胜门回来时就走安定门。

但是也不一定败了就不能从安定门进来,败了下次可以胜嘛,还是走安定门。

安定门,元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正统四年(1439)建城楼,瓮城东西约68米,南北约62米。

1860年,通州八里桥失守后,英法联军首先攻打安定门。

10月13日正午,安定门陷落,英法联军进而控制北京城。瓮城和闸楼于1915年修建环城铁路时拆除,1956年拆除箭楼,1969年拆除城楼。

安定门有一点与其他八大城门都不一样,京都九门中有八门瓮城内建筑关帝庙,唯安定门内建真武庙,祀奉真武大帝(北方大神),在诸门中独具一格。

但现在是看不到安定门真实的城门楼子了。

有一点还需要说明,毕竟打仗的时候少,但安定门也不能一直闲着啊,平时就走粪车,别看现在安定门附近是肯德基火锅各种饭店,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粪厂。

雍和宫

安定门的下一站是雍和宫。

在内城沿线上出现一宫,这的确是有点突兀。

要知道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天子脚下,起名字可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过这雍和宫的确是有来头。

因为它曾经是“四爷”胤禛的府邸,那时候四爷还不是皇上。

清朝的皇家有这么个规定,皇帝的儿子到一定年龄受封爵号后,就得由皇宫阿哥所即皇子的住处迁入新府,住入北京城里新建的王公府内,这就叫做“册封分府”。

清康熙三十二年,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被封为贝勒,迁入了新的府邸,不过这府邸现在还不叫雍和宫,是明朝内官监管房,换句话说是和太监有关的地方。

康熙四十八年,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斗争(具体参考各种宫斗电视剧),四爷在皇子中脱颖而出,被晋封为“和硕雍亲王”。

爵号的等级由第三级的贝勒提升到第一级的亲王,亲王是皇帝近支亲脉。

“多罗贝勒府”也由此改名为“雍亲王府”。

按照清朝政府有关亲王府建筑形制的规定,雍亲王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康熙六十一年,胤禛登基后,亲王府作为行宫改称雍和宫,便列入“龙潜禁地”。

这里可见清王朝森严的等级制度,府和宫的用法是有严格限制的。

这里引申一下,讲讲关于府邸和皇家的规矩。

北京的另一个王府——醇亲王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什刹海附近,原来是和珅的宅子。

很多人去什刹海旅游时去宋庆龄故居,这里其实就是醇亲王府的花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从1963年迁入居住,至1981年5月29日逝世,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9年。

在她逝世后,于1982年2月,将该园作为北京宋庆龄同志故居,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群众开放。

醇王府正殿是国家宗教事务局。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里的醇亲王府实际上是第二座王府也成北府,在其他地方还有两处呢。

一个亲王,为什么有三座王府呢?

别急,慢慢给你道来。

这第一座醇亲王府位于北京的城西南,称为南府。

这宅子的主人叫醇亲王奕譞,说这个名字您大概不熟悉,那换个说法,他是光绪皇帝的爸爸。

也正是因为光绪他爸爸就得搬家,因为后来光绪被选到宫里当皇上去了。

按照清朝的规矩,这地方是不能再住别人了。

这南府成了“潜龙邸”,也就是说有真龙天子在这呆过。

奕譞一家搬去了什刹海附近的北府,奕譞逝世后,醇亲王府南府的前半部改建为醇亲王祠,后半部仍作为“潜龙邸”。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音乐学院占用了南府。

不巧的是奕譞的新府又出了个皇帝,这次是他的孙子,就是溥仪。

北府也住不成了,又得搬家,只是这时候已经到了晚清风雨飘摇的时代。

溥仪继位后,载沣成为摄政王,1909年将此地拨给载沣,修建摄政王府。

摄政王府规制同旧醇王府(北府)相似,工程耗银206万两。

1911年清朝覆灭时王府仍未竣工,后先后成为徐世昌总统府、陆军部和海军部、北平市政府。

1949年后改为国务院办公区,1970年代末大规模翻修中南海建筑时曾计划将摄政王府落架大修,但发现建筑质量非常低劣,地基松散,木柱间裂缝用碎砖填充,已无法保留,只得拆除。

中间插这么一段历史故事,就是给大家讲讲清王朝的皇家规矩,这些在本站雍和宫同样适用,四爷当了皇上了,这才能叫雍和宫。

有趣的是这雍和宫的英文名字The Lama Temple成了喇嘛庙了,这是四爷的儿子乾隆帝登基九年后改的名字。

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

可以说,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该寺院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

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东、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

喇嘛庙有木雕三绝,指五百罗汉山、檀木大佛和楠木佛龛,檀木大佛高18米,据说为了雕这尊大佛花了8万多两银子呢。

关于乾隆帝为何把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有好几种说法。

有的说是为了表示对“四爷”的尊敬,在嘉庆晚期与喇嘛高僧往来频繁,笃信喇嘛教。

也有的说是为了团结喇嘛教派的民众,就是一种民族政策。

还有一个是“赎罪说”即嘉庆帝上位时经历了太多的腥风血雨,当时流传他养武士用“血滴子”排除异己。

为了消除债孽,弥补父亲的罪行乾隆帝把雍和宫改为喇嘛庙。

相关文章

  • 上知天文 下知地铁(8)

    2号线:积水潭-西直门《二》 安定门 安定门是内九门之一,作用是干嘛的呢? 凯旋而归时从这里回城的。 上文提过军队...

  • 上知天文 下知地铁(2)

    一号线:四惠东-苹果园 《一》 一号线:四惠东-苹果园《二》 大望路 大望路的地名就更俗气了。 是通过同音不同字...

  • 上知天文 下知地铁 (3)

    一号线:四惠东-苹果园《二》 东单 中国人骂人时有时会说这么一句话“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这就和东单这地有关系。 ...

  • 上知天文 下知地铁(10)

    2号线:西直门-积水潭《四》 东四十条 很多人知道这么个地方,但念起来怕是要犯错,如果四十连着念,那就没法解释这个...

  • 上知天文 下知地铁(13)

    4号线:安河桥北-天宫院 我们讲完了2号线,就直接来到了4号线了,有人可能说了你怎么不按顺序来呢?这可真不赖我,3...

  • 上知天文 下知地铁(12)

    地铁2号线:积水潭-西直门《6》 和平门 过了正阳门往西,是和平门,这又是个“冒牌”的城门。像建国门一样,是城墙扒...

  • 上知天文 下知地铁(7)

    2号线:积水潭-西直门 建成后的2号线是个环形的,这和1号线的直线型有明显的区别。 如果您记得上文提过的一个说法-...

  • 上知天文 下知地铁 (4)

    一号线:四惠东-苹果园《三》 天安门东 天安门西 这两站放到一起来看。 我们不讲天安门东站,也不讲天安门西站,讲天...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_^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是由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向东南倾斜,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 ^_^云南...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要赞美一个人学识渊博,可以称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很多文科生来说,学习“地理”知识的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知天文 下知地铁(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ob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