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休息,去超市买菜。看到小区路边,那位卖豆腐的小伙把自行车停靠在角落里,框里的豆腐还有一大半。好久没买他家的豆腐,于是准备买上一些。此时,一位胖胖的保安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他不由分说将框里切豆腐的刀快速拿出握在手里,告诉小伙说这把刀给你没收了看你还怎么卖?小伙很失落也很不满,却敢怒不敢言,只好推着自行车悻悻的离开。看到这样的局面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小商小贩想通过这种流动营生赚点补贴家用的钱,街道协管为了市容市貌的整洁不得不出面干涉,这样的矛盾现象经常在小区门口上演。豆腐没买成,我直奔超市去。当我买好菜回到小区门口时,没想到小伙支着自行车又坐在那里,框里的豆腐只剩下边角部的最后一大块了。看他胆颤心惊的环顾着四周,我走上前叫他把最后这一块全部卖给我。小伙疑惑的说:“还有点多呢”,我说:“没关系分两餐吃,卖完了你也好早点回家。”小伙感激的说着谢谢,等我付完钱时,没想到他把用布遮起来的一块豆腐也拿出啦递给我说这里还有一块,一起送给你!我说你带回家吃吧,他说家里还有呢,然后骑上自行车就离开了。看着他的背影再看着手里的豆腐,发现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善都是相互的。

每次回家,妈妈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妈妈告诉我说侄女报了一个辅导班,这个班开设在一邻居家,因邻居一家长年在外做生意,房子处于空置状态。后来被一老板租下来开了个辅导班,每天下午开课,给侄女上课的两位女老师是从外地来的,二十来岁模样。她说每次看到这两位女孩路过家门口就会邀请她们到家里坐坐,送一些自己种的蔬菜或是好吃的东西给她们。妈妈说:“她们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在这里生活,什么都没有好可怜的。每次看到她们,我就会想到你曾经也在她们这个年纪时,在云南山区支教,条件那么艰苦就很心疼。”说着声音有些哽咽。没想到事隔这么多年,妈妈才表达出她曾经对我的担忧和心疼,看着她有些激动,于是我拍拍她的手说:“虽然那时条件有些艰苦,但却很快乐怎么会可怜呢,年青人就该多些历练。”妈妈说看到她们就像看到那时支教的你就想尽量多帮助她们,我忍不住给了她一个拥抱并告诉她说:“您的做法很好,我曾经也受到很多当地人的帮助”。没想到妈妈现在给到别人的这份善意,她的女儿曾经也接受过别人相同的善意和善行。
善意是相互的、是有回响的,即使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却始终不曾缺席,我们所付出的善终将会回馈给自己,或早或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