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 Pages 带火了一众静态站点生成器。
所谓的“静态”,自然是相对于“动态”来说。
互联网刚开始就是由静态站点组成的——人们直接将静态 HTML 文件放在服务器上,服务器收到请求后直接将对应的文件返回。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难以适应各种各样复杂的需求。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对通用的模版和组件的需求——对一个庞大的站点,变更一下这样的通用部分可能要修改成千上万个文件。
这样“动态”站点就应运而生。
在接收到浏览器的请求后,程序会先到数据库查询需要的数据,再经过服务端模版的渲染,最后再返回浏览器。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程序在服务端运行,所以被称为动态站点。
没有什么事物是完美无缺的。动态站点自然也有自己的缺点。
其中被广为诟病的一点就是速度——服务端的程序处理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数据库连接更是大多数站点响应速度的瓶颈所在。
另外,动态站点也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攻击。
因此,人们又想起了静态网站的种种好处。
如今个人电脑性能和网络速度都突飞猛进,完全可以预先在本地计算机上将网页生成好,再同步到服务器上。
承担这一工作的程序,就被称为“静态站点生成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