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九月星空推荐团推荐阅读,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许久没有来北公园了,屈指一算竟然发现今天是今年第一次来北公园。北公园依旧参天大树环绕,绿树成荫,下面的草坪依旧绿草如茵。环绕人工湖的朱红色跑道上,依然有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走路人,你追我赶快速往前走着。
记得去年来这公园也是秋天,那时候我的心情不太好,因为生病一直在等待医院的检查结果。也不知道结果是好还是坏,心里七上八下的。按医生的口气好像不太好,心情一直很沉闷。老王就开车带我来这里散心,他知道县城所有的公园我最喜欢北公园。
的确,我就喜欢北公园。喜欢这里树长得高大挺拔,将公园笼罩的浓荫四蔽,凉爽宜人,喜欢这里满眼翠绿,喜欢那个光滑顺溜的跑道,围着公园一圈一圈行走。虽然公园中心那个人工湖的湖水,由于长时间没有更换水有点发绿,但这并不影响我喜欢这个公园的心情。湖上面修建一个三层楼的亭阁 ,还有迂回的长廊在湖面上盘旋。人们站在长廊上,可以欣赏下面湖水里面成群的鱼儿在来回穿荡觅食。偶尔还有一条大鱼惊现于我们眼前,引起我们的惊呼声,很快那条鱼消失的无影无踪。
两岸杨柳披着顺溜的长发,像一位靓丽的少女,将倩影倒影在湖中,蓝天白云也交相辉映在水中,一副静美的画儿跃然水中。湖岸与跑道中间夹着大片绿化带,在大树的护卫下,小路在绿色的草坪里横竖斜穿,有的画着优美的弧形。还有小广场,有亭阁,有椅子。小广场里面有打羽毛球,打排球。亭子里还有唱戏的,几个老年人有拉有唱的,穿着古装服摆着有力的手势唱声抑扬顿挫。公园的角角还有一个篮球场,有几个少年横冲直撞满头大汗打着球。还有几个小孩在沙子堆里专心玩着沙子,大人陪在旁边。那面公园角角还有一帮老大妈跳着广场舞的。
公园不大,布局紧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这里休闲的人也很多,老的,少的,年轻的,中年的,还有小孩,他们以不同的目的来到这里各取所需,让自己舒畅开心。
北公园是小县城修建最早的公园,大概和我儿子一样大。公园里修建的设施质量是非常好的,这么多年还是完好无损的。由于在县城的北门故叫北公园,现在又改名叫绥来公园。我们这个小县城在解放前叫绥来县,后来又改为现在的玛纳斯县。现在把公园改为绥来公园,可能就是让后人记得玛纳斯县曾经又叫绥来县这段历史。
玛纳斯,蒙古语,意为巡逻者,因古代玛纳斯河沿岸有巡逻的士兵而得名。玛纳斯一名,始见于《元史·耶律希亮传》称作“马纳思河”,清《西域图志》作“玛纳斯郭勒”。据《西域水道记》,玛纳斯系蒙古语,意为“巡逻者”,因古代玛纳斯河岸有巡逻土兵而得名。
汉代为乌贪訾离国。隋为西突厥地,唐隶北庭都护府。宋属高昌回鹘。明属瓦剌。清初为准噶尔部游牧地。乾隆二十八(1763年)筑绥来堡,三十三年(1768年)置绥来县丞,四十三年(1778年)置绥来县,属迪化州,县治由绥来堡迁康吉城。清光绪十年(1884年)康吉和绥宁二城筑墙连为一体,称绥来城,县治由原康吉移至原绥宁,隶属迪化府。1914年隶迪化道,1943年隶迪化专员公署,1950年属迪化专区。1954年改称玛纳斯县,属乌鲁木齐专区,1958年属昌吉回族自治州。
儿子小的时候就是在这个公园玩着长大的。那时候公园是收费的,一张门票两元。里面有儿童玩的各种设施,空中轨道车,碰碰车木马等等小孩玩的都有,湖中还有小船。每到星期天,六一和暑假,公园里空前热闹。因为小县城就这一个公园。
随着儿子逐渐长大,来北公园的次数就少了,到后面就不来了。最后听说北公园不收门票。后来一个同事气愤地对我说:“公园就应该收门票,里面游玩的设施才有人维护。现在公园不收门票,公园没人管了里面荒草横长,带着孩子都没有地方玩。”后来我也来过几次,曾经的繁华,儿童喧笑声已不复存在,公园里有点凉薄。
但随着这几年县城经济发展的加快,县上又将这个公园补修重建了一下,专门派人维护,这个老公园又恢复了生机,虽然没有那些新修的公园气派,但是在这里生长了二十多年的大树,所营造的浓荫碧绿,那种大树在天空中环环相扣的气势,是其它公园所无法比拟的。
这个北公园又恢复了生机,我又爱上了这个公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