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个很喜欢的公众号作者艾小羊的文章里,看到了这句话:生活是简单的,欲望让它变得复杂;生活是实在的,欲望让它变得虚伪。顿时有如醍醐灌顶,让自己在迷茫的境地,找到一丝光亮。
你为什么会感到累?不是因为肩头的担子重,而是心头的压力大。担子再重,你只要尽心尽力了,便不再成为负担。而心有欲望时,则会在担子上又加上一道无形的枷锁,心中担忧的不仅仅是能否挑得起担子,还有更担忧的是能否达成相应的目标?只要未达成,内心便充满焦虑,无法放下“重负”。
你为什么郁郁寡欢?不是因为面临灾祸,而是心中所愿没有达成。古人说的“杞人忧天”,是这个杞人害怕莫须有的灾祸从而忧心忡忡。现代人演绎的版本是:因为没有赚到很多钱、没有娶到心仪的姑娘、没有获得闪耀的地位,所以被人看不起、没有面子,于是心有戚戚,郁郁寡欢。
以上的累与不开心,其实都是源于内心的不满足,是自己的欲望无法达成而心生的疲惫和苦恼。

一个人有更高远的人生理想,有实现自己更大价值的欲望,都属合理。然而不是所有理想和欲望都值得用尽力气去追逐。毕竟,有些欲望只是一种消费性体验而已。对金钱、权力、地位的欲望,都是如此。得到之时喜不自禁,没过多久这种欣喜之情必然淡而化之,再后来,则是对更多金钱、更大权力、更高地位的追逐。如此,愿望未能实现时,想起来痛苦;愿望实现了,却始终无法获得一种持久的幸福感。
原因是,这种“占有式”愿望的本质,就是痛苦。这是欲望与梦想的本质区别。欲望是我想得到什么;梦想是我想做些什么。欲望是一想到得不到它会痛苦;梦想是一想到它就会微笑。
当汪峰问选手,你的梦想是什么?回答一定是“我想在更大的舞台上唱歌”,或是“我的梦想就是一直唱下去”,而不是回答说“我是为了挣更多的钱” 。为何?是矫情吗?当然不是。即便这个歌手一直以来靠唱歌挣钱养家,然而,唱歌可以是“挣钱”的手段,而当“挣钱”成为一个歌手的梦想时,他一定会疲惫万分,最终失去唱下去的动力与激情。对金钱的欲望太过强烈,会扼杀一切与艺术和精神有关的东西。
只有当愿望成为一种“付出式”的愿望,才成其为梦想。梦想,应该是一种创造性体验,在付出和创造的过程中,即便没有名利上的回报,也能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感。我最有体会的,一是旅行,一是写文,或许谈不上是“梦想”,但这两样事情,是一种体验,一种创造,它让我获得心情的放飞,并且从中获得持续的幸福感。而当给自己买了喜欢的衣服或包包,也会产生愉悦的心情,然而这种愉悦的幸福感,最多不超过一周。

当然,还有一种理想的状态,是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同时获得了金钱与地位,名利双收,这样的好事谁也不会拒绝。然而这样的好事,不可能从天而降。每一种获得,都伴随着付出,伴随着艰辛,伴随着失去。你得付出比获得更多的东西,才有实现梦想的可能。
欲望不是不能有。我们需要放弃的,是那种不愿为之付出太多的“欲望”。不论是想要挣很多的钱,还是想要娶到漂亮的姑娘,还是晋升到更高职位,不付出对等的时间、资本和智力,能实现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