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怎样成为更好的自己?
佛说:对内探究自我,肯定自己的好,也否定自己的不好,在肯定中成长,更在否定中进步。肯定好,否定不好,改正不好,再肯定由不好改正后的好,就这样,不断完善自我。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与自己辩论:不同的思想碰撞产生困惑,内心不同的声音争吵,头脑开窍醒悟,于是勘破,放下,然后自在。之后你就会变得更好。
我问:何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佛说:为人做事中,用严格的准则要求自己,用宽松的标准要求别人。每个人做人做事的原则都不同,不能按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做到自己能做到的。
你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做这干那,别人也没有义务按你说的这样做那样干。
你不能总是要求别人达到你为自己设定的高标准,也不能总想让别人按你的原则做人做事。别人毕竟不是你。
当然你也不是别人,别人也不能用他的标准来要求你。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过分,用高要求约束别人就过分了。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当有人拿他的标准要求你时,合理的想法那就采用,但不能绝对服从,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让自己的原则妥协。
我问:我应该如何与人相处?
佛说:高标准要求自己,低标准要求别人。
首先:多与自己计较,少与别人计较。
不去计较别人做的好不好或对不对,不去计较别人待自己是否好,不去计较别人的不足、错误甚至对自己的伤害,不介意别人是否尊重自己和真诚待你,不计较别人是否帮助自己……首先计较的是自己做的好不好,自己待人好不好,自己的不足是否改善,自己的错误是否道歉,对别人的伤害是否弥补,自己与人相处是否足够尊重与真诚,是否能助人就不闲着,能自助就不求人……
做好你能做的,做好你该做的。你做的好的地方,要谦虚低调;你做的不好的地方,要反省改正。
人做的好的地方,你赞美指出,并学习采用;人做的不好的地方,你不要张扬,但引以为戒,必要时要指出。
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人,自会遇到同样高层次的人。
我问:如何处看待“我帮人”与“人帮我”?
佛说:人帮你,记在心,懂感恩,知回帮。
对方帮助你,要铭记在心,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回报;当对方需要帮助时,能帮就帮。实在无能为力就及时拒绝,以免耽误对方向其他能帮到忙的人求助。这样的拒绝也是一种帮助。
你帮人,先主动,后忘记,不求回报。
当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事后忘记帮过人,不取回报。
但是也得注意: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值得帮助的人。懂得救急不救穷,要明白对一个人,我们帮得了一时,但帮不了一世。真正的帮助是让受助之人自力更生,而不是让他们习惯对帮助的依赖。
我问:我待那人好,那人不待我好,我还要待人好吗?
你待人好,人不一定就会待你好。
谁对你好,可你一定得对谁好。至于多好,那就看你的心了。
至于人待你不好,那是人的事,与你无关。你对人好,那是你的事,与人无关。
不要因为人待你不好而改变你对人的好。至于如何一般好,那就看你的心情了,只要不是不好就成。
我们可以因为别人的好,让自己变的更好;但是不能因为别人的不好,而让自己也变的不好。
我问:我该如何看待“人伤你”与“你伤人”?
你伤人,要道歉;人伤你,不记仇。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你伤害了别人,要真诚地说句对不起,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弥补。不伤人的最好方式是预防伤害的发生。要从书本、电视、自己和别人身上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完善自我。做人为别人着想,做事考虑全面。调整好心理,控制好情绪,伤人的话少说,伤人的事少做……
别人伤你,人真诚地道歉你就真诚地接受;至于那虚情地道歉,你就假意地接受。
当然有些大的伤害已经造成,即使道歉也求不得原谅,那就给别人弥补的机会。
当人伤害你,不要求你以德报怨,也万万不能以牙还牙。
人能与你好好相处那就相处,实在合不来就远离。
当然你生来不是被人伤害的,面对宽容之下一再的伤害,你该反抗就得反抗,必须得保护好自己。
但不能因为人伤害你,你就去伤害人。正如:不能因为强盗抢走了你的东西,你就像强盗一样去抢别人的东西。不要让别人的“恶”成长为你的“恶”。不要让别人改变自己,也不要让别人对你的态度来决定你对别人的态度。
我问:我与这个世界该如何相处?
佛说:你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世界,也不必为了迎合这个世界而改变自己,你所要做的是找到属于你的并且适合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方式。
我问:现在的我与最初的自己如何相处?
佛说:每个人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又都不一样,你不要奢望成为任何人,因为你就是你,你也只是你。然而最后,你也做不了最初的自己,为了适应这个世界,你多多少少会改变,但也不能把最初的自己丢了。
无论是最初单纯稚嫩的自己,还是现在成熟世故的自己,无论你过去如何现在怎样,或冷淡或热情,或忧郁或开朗,或敏感或大气,或被动或主动……即便是那为了迎合世界的改变,都是你和这个世界在进行不一样地对话。而这些也是不同时期下你保护自己保护别人的手段。最初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它们都是合理的存在,都是融化在你身体头脑中的一部分。最初的自己是你,现在的自己也是你,它们会合力打造出未来更好的你。
我问:我想帮助别人,但力量很渺小,影响也太小,我该怎么办?
佛说:你不是神,不是圣,是凡人,会生老病死,有爱恨痴怨,不够睿智,有不足会犯错,活在喜怒哀乐里,陷在是非成败中,会脆弱会哭泣会无助,有烦恼困惑……拯救自己已经很难,拯救别人更难。你拯救不了每个人,你所能做的是不断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影响能影响的一丝,改变能改变的一缕。伴着时间,随着坚持,你的人气会慢慢积累,你的力量会逐渐强大。相信我,只要你能坚持下去,你所能影响的和改变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有些人一经点化就会改变,有些人则需要你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那不能影响和改变的自有天意去管束。
我问:我想不明白我想做什么。
佛说:不要急,人生还很长,余生还有很多时光够你珍惜挥霍。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慢慢来;决定了做什么,那就用心做。实在想不明白的,那就不去想,只管交给时间,总有一天想不通的事突然间你就会明白。
我问:我不想过平淡的日子,但我也没办法过理想的生活,也没法让人生再精彩些,我该怎么办?
佛说:无论你是帝王英雄,无论你是美人名人,无论你是穷人富人;无论你是胸怀梦想努力拼搏,抑或你是浑浑噩噩无聊度日;无论你我能否实现我们想要的,无论你的人生是否精彩,到最后,我么终将走向平凡,走向死亡。
平凡其实没有什么不好,绝大多数的人生就是在平淡中度过。做好你该做想做的事,到达你能到达的高度,去看你能看到的风景。雨后的彩虹固然美丽,这追逐彩虹的过程本身就是风景。不要错过了彩虹的精彩,也错过了一路上的风景。努力过,即使失败了,那也是一种精彩。耗尽气力但也够不到的远方,那就放弃,抓住眼前能够到的;得不到更多的,那就争取自己能挣到的。
不要让所谓的远方成了心底的执念,不要让自己无法适应眼前的平淡。追逐精彩要适可而止,心气不要太高。有多少人选择了“要精彩不平淡”的想法,一心只顾着追求远方,而忽视了脚下的路。等他发现梦想实现不了而现实又受不了时,于是选择了逃离这个世界。其实平淡不是你的敌人,是你的家人。适应世界,首先你得学会平淡地活着。精彩只是一瞬间,平淡才是人生的大多数。
我问:你是谁?
佛说:我是你。
我问:你怎么会是我呢?
佛说:我是你心中的佛,是你心中奉行的为人做事的准则。
我问:众生信奉的是同一位佛吗?
佛说:每个人都不一样,心中的佛也不一样。
我问:怎样才能成为佛?
佛说:当你能修炼自己,你就是自己的佛;当你能感化别人,你就是别人的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