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用机器人的twap策略卖了几百万个token(x),在观察交易所的成交输出时发现了一些小秘密,由于我量巨大,所以成交回报里大部分是自己的单子,这样就很方便我来鉴别观察。
有几个特点:
不时的有大单在价格中间突突的成交,明显的刷量行为,看来那个交易所都不免俗。
同时发现交易所会把x/btc的量自动倒入到x/ETH中,反之对倒,不排除是交易所自己的三角套利程序行为,因为速度太快。。。api用户不可能这么快。这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该交易所做三角套利基本没机会。
刷量有一些好处:
1.增加交易所自身的排名,提高曝光率。
2.造成流动性高的假象,吸引外部用户。
3.误导用户,让人和机器人都因为误导可以频繁操作交手续费,去年我在商品期货焦炭上交的手续费都超过本金了。
以上。
Ps:随着分布式底层架构调整完成,最近部署了防守型套利策略,做市商套利策略并平稳跑着几千万的资金,下一步开发进攻型套利策略。争取明年完成几个小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