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奇迹课程是最究竟的心理学,涉及超个人心理学,有宗教意味但不是宗教。
2、病是你要来的。案例:中学时压力大,生病可以请假,大学毕业再也没有生过病。
3、形式与内涵:形式:问“怎么做”的问题。方法很多,关键是不愿意做。奇迹课程关注内涵。疾病是生命表现异常:如体检报告的指标异常。
案例:得抑郁症那几年身体特别好:心灵得病了,身体就不用承担那么多。
我们一直在解决外在问题,甚至进入疯狂的地步。案例:孩子想自杀,父母就想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能回去上学,其他不要谈。
因为一直在外面打转,造成更多问题和对心灵平安的忽视。
生老病死都会经历。任何不触及内涵,只在形式上打转的,都不治根。
4、奇迹课程:如果心灵企图借用身体发动攻击,身体便会沦为心灵的俘虏。
5、小练习:关系-情绪-身体,你的身体在承受一些东西。不断回想,创伤会不断冲击身体。
6、任何负面情绪都是一种攻击。身体是承受攻击的第一道屏障。我们认为攻击是最好的防御,这种攻击是一种被害妄想症。生病是在怪罪某个人。小练习。
7、我们会有很多理由让自己有负面情绪。小孩学习不好-没有进步--和同学冲突-老公-工作-有小孩前-类似情绪。父母总会觉得只要小孩没问题,我就没问题。其实不是这样,可能只是你承担不了养育小孩的责任。
8、分裂:你了解你所有的次人格吗?朱建军:一个人最少有十几个。生病时:只有我在痛苦里,孤独、可怜、凄美。疾病本身好似一种孤立的手段。让分裂变得真实无比。
9、疾病是偶像,能帮我们实现很多愿望。案例:父母吵架,孩子生病。病重给另一半看,让ta关心我,逼迫ta内疚。看到好处才能放下。病好了,如果没有其他满足自己需求的方法,会更痛苦。
10、默念:生病对我一点用都没有。
11、疾病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求,像一个孩子借着你的身体在哭喊。未完成创伤。疾病是爱的另类求助,治愈的源头在心灵。我们一般理解的爱是附着于某个人,某些形式(例如TA为我做了什么),这里说的爱是更抽象的。
12、你的心理可能对某些爱是无法识别的。案例:生孩子了就证明了我是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