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本来就是一个劳心劳力的苦差事,但是因为热爱,所以在道阻且长的寻宝之路上仍旧义无反顾。
我很想成为简书的签约作家。

但是平时工作也比较忙,想要保持日更难度略大,所以最初我给自己定的小目标就是平均两天更新一次,质量是第一位,毕竟我不能仅仅为了日更而欺骗自己,所以在杂事纷扰的日常想要坚持这个小目标也是困难重重,晚上个同学聊天没时间更新,晚上要洗澡洗衣服没时间更新,晚上要吃饭看电影没时间更新,晚上终于有时间更新发现自己颈椎病犯了,仍旧没有更新。于是我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遍遍的告诉自己明天我一定会把昨天没完成的任务补完。可以第二天仍旧有新鲜事,仍旧有繁琐事,我依旧欠着好多天前的那些文章。
往深层次追究原因: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没有时间更新,而是我们没什么更新,更新成为了一天中重要但是不要紧的事情。没有感受没有故事的时候写文章就成了一件绞尽脑汁的事情,它不再是你有话可说时候的垃圾桶,它时刻在提醒你我很重要但是我很困难,写的时候要死上亿个脑细胞,我还是放放吧,重要但是困难的事情在心理学上就比喻成青蛙,而对于人生最有积极作用的就是你每天所吞的青蛙数量,青蛙越多,证明每天自身所提高的收益越大。
我很想成为那个拥有青蛙最多的人。你肯定也是。
大神的经验肯定告诉过你,写文章是知识输出的途径,看书读书时知识输入的阶段。所以让你的文章言之有物,你必须多读书。所以闲暇时候你拼了命似的在嚼你手里的书,可是看完之后呢?你变得更焦躁了,因为你完全没有感受,没有能够get进文章的点,那怎么办?这书是白看了吗?no,no,no。书不算是白看,只是你看书的时候功利心太强了,只是追求速度将小说迅速看完,看书时候融进眼睛里的知识并没有走进心里,所以一本优秀如《百年孤独》的世界名著,你看完之后能够复述出故事情节,想要写书评的时候,仍旧需要在知乎,百度,豆瓣等一些网站上寻找资源,截取别人的观点融入自己的复述,组成了一篇为了任务的日更文章。因为我要告诉你的是:没有什么可写的时候也不要去写书评,因为言之有物的书评是需要耗费更巨大的时间和经历的。
那写什么呢?
没有感受我不会写,书评又不让写,那我怎么写?
为了不让自己早已经立下的flag输掉,我想这样写也不错。
每天从醒来的那一刻起,同别人说的每一句话,听到的每一个故事,所感受的每一个情绪,你都要保持警惕,或许其中的某一种情感,某一句话,讲述的一个故事都会激发你更深次的思考。举个例子来说,当你办错事而伤害到别人的时候,你心里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为自己开脱还是道歉?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应该道歉,但是你说出口的话却不一定是道歉,有的时候仅仅是开脱,下一步按道理来说你应该向被伤害的朋友道歉的,可是你却在简单的说了一句对不起之后,将自己的愧疚感抛却脑后,那么许久之后你或许就这样失去了他?所以在这系列令人着魔的情绪中你会不会认为自己本质上是一个自私的人?或许是或许不是。这个简单的小例子想要说明的是:每天我们都会经历上千种这样复杂的情感,我们也会在100个琐碎故事中听到5个有趣的,它们就像是流星的尾巴稍纵即逝,我们要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才能够及时发现它们出没的踪迹。
下一步便是通过你的感受去重新组合这个故事。听到的或许是你文章能够运用的主题,你只是恰恰对于“自私”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所以当军队的性质已经决定好,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它的士兵,水性好的,枪法准的,智商高的,体力好的,这就组成了文章的素材,需要你通过经验和网络去召唤他们了。另一种情况你看到的只是文章可用的故事即素材,你只是觉得自己的行为伤害了朋友,自己2000块钱的工作实在是鸡肋,你可以将故事推演在草稿上,从最初的感受去寻找他们的灵魂,正如2000块钱的工作不能丢掉的原因是你相信父母所谓的稳定,不愿因离开如今的舒适区,接着你会脑洞大开的认为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原生家庭的教育问题再或者是青少年时代三观塑形中遇到的某一件事。提炼出来一个非比寻常的观点,让你的文章大放异彩吧!
其实日更真的很心累,上学的时候我们做惯了乖孩子,所写的文章全都是命题作文,当世界真的开始给我们一张白纸,要求你涂涂画画的时候,你却不知道要从哪里下笔 了。建一个属于自己 的备忘录或者是灵机一动,将每天突然奇想的新想法都记录下来吧,然后给你的日更做好日常的准备,毕竟单纯的要拿出两个小时去构思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有点困难,所以将2000字的任务分散在一天的各个时间轴上,集聚一天之力创造不断地日更文。各位文友加油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