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说过要有目的地进行练习,但是练习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练习是一件需要持续做下去的事情。
有目的的练习和刻意练习,既能增强我们的身体能力,又能强化我们的心理能力,并使我们能够做一些此前从没做过的事情。
个人在能力上的差别,主要由大脑「布线」的不同而导致,它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学习,只不过是发挥某人遗传潜能的一种方式而已。
我们要让自己习惯于这种练习,这种练习就像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我们的身体也好大脑也好都是希望整体上是趋于稳定的。
身体偏爱稳定性
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这种稳定性是一种动态的稳定,在身体深处,比如在一些化学反应、细胞运动之间依旧是在一刻不停地运动,这些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持身体的一个宏观上的稳定。
在我们进行运动时,身体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在健身的时候,身体会产生更多的能量供给肌肉。长期的训练可以让身体习惯这种「高能量状态」。
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大脑中的变化也越大。
练习改变大脑结构
人类大脑和身体通过发展新的潜力以响应各种挑战的事实,其背后潜藏的原理是有目的的练习和刻意练习的有效性。
就好像编程师所处的环境看待问题的角度与其他人不太一样,所以长期下来他们的一些思维就会很不一样。那些音乐家也就是在长期的训练下,使自己在乐器表演、乐感乐理这一些方面非常擅长。这样看来,有目的的练习和刻意练习可以激发展我们身体内在的潜力。
而最有效的训练形式其实不只是帮助你学会做某一件事情的那些训练,而且是更深入和更高级的训练,这些训练确实增强了你的能力。
训练大脑的细节
虽然对不同的场景训练大脑有一个一般的规律,即经常性的训练会使大脑中受到训练挑战的区域发生改变。但是其中还是有几个细节。
第一,训练对大脑的影响,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在几个方面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方面是:年轻人的大脑,即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比成年人的大脑更具适应能力,因此,年纪越小,训练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第二,通过超长时间的训练来发展大脑中的某些部位,可能得付出一些代价。就像我们在一个场景下持续训练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大脑对与这个场景的反应会很敏感很迅速,但是对于其他不熟悉的场景,我们的大脑势必会变得比普通人迟钝,可能在这些场景下,我们的表现会变低。
第三,最后,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练,它们便开始消失。所以,如果要想有目的地训练,就得让大脑习惯,做好长期持续做下去的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