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微尘哲思国学与传统文化
不能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论语》学习347-348

不能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论语》学习347-348

作者: 背后国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2-13 16:58 被阅读58次

宪问篇第十四·一五(347)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钱穆译】先生说:“臧武仲拿他的防邑来请立后于鲁,虽说不是要挟其君,我不敢信。”

【杨伯峻译】孔子说:“臧武仲[逃到齐国之前,]凭借着他的采邑防城请求立其子弟嗣为鲁国卿大夫,纵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我是不相信的。”

【傅佩荣译】孔子说:“臧武仲据有防城时,请求为他的家族在鲁国册立后代,即使他说自己没有要挟鲁君,我不相信。”

要,要挟。为后,册立后代。

臧武仲据有防城时,请求为他的家族在鲁国册立后代,史上有记载。

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当初,臧宣叔在铸国娶妻,她生了臧贾和臧为就死了。臧宣叔以妻子的侄女作为继室,就是穆姜妹妹的女儿,生了纥,即臧武仲,他长在鲁公的宫中。穆姜喜欢他,所以立为臧宣叔的继承人。臧贾、臧为离开家住在铸国。臧孙从邾国派人告诉臧贾,同时送去大龟说:“纥没有才能,不能祭祀宗庙,谨向您报告不善。纥的罪过不至于断绝后代,您把大龟进献而请求立为我家的继承人,看是否可行。”臧贾说:“这是家里的灾祸,不是您的过错,贾听到命令了。”再拜,接受了大龟,让臧为去代他进献大龟并请求,臧为却请求立自己为继承人。臧纥去到防地,派人来报告说:“纥并不能伤害别人,而是由于智谋不足的缘故。纥并不敢为个人请求。如果保存先人的祭祀,不废掉两位先人的勋劳,岂敢不离开防地?”于是就立了臧为。臧纥献出了防地而逃亡到齐国。从这里看,臧武仲没有要挟鲁君的意思,那么孔子怎么说他不相信?

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最后写了孔子说的一段话。仲尼曰:“知之难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作不顺而施不恕也。《夏书》曰:‘念兹在兹。’顺事、恕施也。”白话意思是,孔子说:“聪明是很难做到的啊。有了臧武仲的聪明,而不能为鲁国容纳,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的所作不顺于事理而所施不合于恕道。《夏书》说:‘想着这个,一心在于这个’,这就是顺于事理,合于恕道啊。”原来孔子认为臧武仲不应没有献出防城之前就请立后,认为他的所作不顺于事理,而所施不合于恕道。

如果没有《左传》这段记载,我们怎么了解孔子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所以对这段历史了解非常重要,这样我们才知道孔子想真正表达的东西。

宪问篇第十四·一六(348)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钱穆译】先生说:“晋文公谲诡,不仗正义。齐桓公正义,不行谲诡。”

【杨伯峻译】孔子说:“晋文公诡诈好耍手段,作风不正派;齐桓公作风正派,不用诡诈,不耍手段。”

【傅佩荣译】孔子说:“晋文公善用权谋而不循正途;齐桓公依循正途而不用权谋。”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先秦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谲,诡诈。正,正义,正道。齐桓公,名小白,为五霸之首。

晋文公的诡谲如后世的曹操,表面看是为形势所迫,实则也是由修养操守所决定。历史上著名的“退避三舍”和“城濮之战”的故事就是源于他,就是讲他诡诈,玩弄权谋。

齐桓公在历史上太出名了,他能重用管仲就能看得出他是一个非常正直、非常大度的君主。

孔子在这里评价当时的二位霸主,可谓切中事理,入木三分。他的评价虽然中肯,但有倾向性,有抑晋文公,褒齐桓公的意思。打仗可以兵不厌诈,可以诡谲,但为人做事不可诡诈。晋文公无论是作战还是行事都有诡谲之嫌,而齐桓公则相对正直,这样从仁和德的层面来讲,齐桓公则胜晋文公一筹。

历史上成就伟业的人物很多,有的名垂青史,而有的却遗臭万年,同样是创造了丰功伟绩,却给后人留下不一样的评价,是因为他们成就伟业的手段不一样,从而体现了他们的德行不一样。像尧、舜、禹他们为孔子所推崇和敬仰,但如夏桀、商纣王等为人所不齿,德行的不同,留给后人的评价就不一样。因此我们在致力成就事业时,也要考虑自身的行为是否合理得当。

有肯定也要有所保留——《论语》学习346

《人生路上学〈论语〉》目录

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小节——《论语》学习349

相关文章

  • 不能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论语》学习347-348

    宪问篇第十四·一五(347)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钱穆译】先生说:“臧武仲拿...

  •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佛慎是晋国大夫赵氏的家臣,他派人请孔子,孔子想到他那去,而子路却说:从前我听夫子说过,一个人如果是做恶事的,有道德...

  • 原来如此

    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原来好口碑的她,后面的真实写真也不过如此。 怎么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举高位伤及无辜,为了私欲...

  • 正义不是顶级道理,绝对正确之上有一个绝对人道主义。

    1.追求目标的高尚不能拒绝手段的公平,不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2.正义不是顶级道理,绝对正确之上有一个绝对人道主义...

  • 206.不折手段,要看是利他,还是利己?

    1.昨天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自己不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1.做不到,因为给自己留后路了。2.做了却不能接受。...

  • 2019-04-28

    我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什么都豁的出去的女人。

  • 继续凑数

    今天很忙,心情一般。 碎碎念一些意识流吧。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对吗?或者说为了达到目的而作出虚假、夸大、演绎这样好吗...

  • 师兄,你带着你的剑走吧

    师兄,你带着你的剑走吧 “星宿派鱼龙混杂,同门师兄弟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师傅更是刚愎自用,...

  •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献媚取悦

    竖刁是春秋时期齐国人。他少年时进宫伺候齐桓公,深得齐桓公宠爱。长大后,更是显赫于齐宫内外。他利用伴君受宠...

  • 英雄遵守规则,枭雄试探底线

    英雄遵守规则,枭雄试探底线 英雄遵守世界的规范,而枭雄试探世界的底线。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说得就是试探底线的枭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能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论语》学习347-34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oj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