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解:
1、相似图形的比较,看哪一个图与文中的相关性更好?若两图中有一个是仿版,你认为哪一个图是仿版的可能性更大?

两个图相似度很高,但用肉眼能发现有细微的不同之处,用QQ截图观察两图均有灰影,说明笔墨浓淡有别,应属手工高仿版的可能性较大.
�2、感悟图文中的序号信息,是数“二”还是干支"乙丑"的特征明显.
先看文有字“二阴”,若从“一为阳,二为阴”这个角度去理解,“阴”与“二”同义,则数“二”就出来了;再看图:最上面只有一个“果子”,而“果子”的五行是“木”,则“最上面的一个果子”就可以转意为“乙木”,盘子则与土有关,故图中“乙丑”的信息也有了。
3、感悟图文中的八卦信息与历史信息的相关性
(1)八卦信息:
观察卦图文中“天风姤”的信息分别在什么地方?思考为什么“乾上巽下”就用卦名“姤”?思考此象若不用“天风姤”还有没有更为合适的八卦?
图中有两种物品,一是果子,二是盘子,而八卦“天风姤”与“天地否”只有下卦不一样,那图中的盘子是与“风”的相关性强还是与“地”的相关性强呢?为什么很多资料上都把“天风姤”与“他乡遇友”联系在一起?把“天地否”与“虎落深坑”联系在一起?若颂曰中的内容与下卦有关,则从颂曰中得到的信息是与“风”有关还是与“地”有关?第一象中的“乾卦”是“乾乾组合”,第二象若是“姤卦”就成了“乾风”组合,好象与自然不太相符,若将八卦喻意,乾为天为父,坤为地为母,巽为风为长女,父母还未组合,哪来的长女?用麻衣道者在《正易心法》中所述“乾坤错杂,乃生六子,六子则是,乾坤破体。八卦不正,天地雷风。一身一物,便具八卦。”,因此,我觉得第二象的卦图与“天地否”相关性更好。
(2)五行信息:
思考在金本《推背图》中颂曰有“五十五”首七言诗,有“五”首五言诗,为什么不全部用七言诗或者全部用五言诗?谶曰中多数是四言诗,也有三言诗、五言诗的,当然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都有说事的作用,但有没有隐藏其他的用法?在谶曰中,四句三言诗有十二个字,是否想告诉大家所涉及事件的时间是超过十二年(与十二地支相关)?二句三言诗则隐喻所涉及事件的时间不足六年(十二地支的一半)?四句五言诗则有可能隐喻所涉及事件时期的五行发生了变化?二句五言诗,是否可理解为所涉及事件时期的五行变化影响要小些?在颂曰中的五言诗,在《推背图》中只有五首,是否隐喻”五方之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方天帝"?唐朝为土气为中,宋朝为木气为东,元朝为金气为西,明朝为火气为南,清朝为水气为北?新中国为土气为中?在谶曰和颂曰中,多数诗是四言诗和七言诗,是否隐喻所说之事中的相关人物与二十八星宿有关?
(3)历史信息:
若一新朝的建立,应有建立的时间、统一的时间、历经多少代、多少年、姓氏等重要信息,关键是这些信息被隐藏在图、文中的什么地方?我们该怎样来合理的解释?
万物土中生 二九先成实===此处是金本《推背图》颂曰中第一次出现的“五言诗”,若按其猜想“五方之气==土气为中”在“万物土中生”是明显的,只是“万物土中生”这五个字还可能隐藏有其他的信息,是不是指此时“五方之气==土”处在“五行旺相”中的“生”位?若按这个思路去思考,“二九先成实”中必有一层意思是“二九先成==十八”,这是否隐喻唐朝建立的时间是**十八年?此处是否还有第二层意思,唐朝存在的时间是可以想象的,实的谐音与”十 死”都相近,若以数“十”论,则有数“二九十”,若以“死”论,结合前句中的字“生”,则有“生 死”,从阴阳的角度来讲“生 死”又是一个循环.因此,这句“万物土中生 二九先成实”解释成:唐朝的五方之气为“土气”,建朝时间为**十八年,此时“土气处于生位”,存在时间“二百九十年”。
一统定中原 阴盛阳先竭===“一统定中原”指唐朝能统一中原这个意思非常明显,关键是对“阴盛阳先竭”的该怎样解读,若第一层意思是想说:唐朝统一中原的时间,用“阴与二”相关,“阳与一”相关,“盛 竭”也可看成一个循环,数“二 一”也就出来了,而**二一年恰好是唐朝统一中原的时间;那“阴盛阳先竭”有没有第二层意思呢?也可以想象,若“阴”与数“二”论,“阳”与数“九”论,那“阴盛阳先竭”是否可以理解成:唐朝第二代“盛世”,第九代“衰退”?这与历史好像也能对得上号.
累累硕果 不计其数===直白的理解为:有很多果子,但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个.看图中数一数有果二十一个,关键是文中能否也产生数“二十一”?看重叠字“累”的繁体“纍”笔画数恰好有“二十一”画,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各位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发挥其想像.
一果一仁 即新即故===“一果一仁”理解成:一个果子代表一个人,这是没有难度的.用“果子喻人”,则人就有“姓”或有“名”,那此处的人姓什么?与什么有关?看图:一个盘子能装下二十一个果子,这个果子最有可能是什么树结的果?观其自然,李子树最有可能了.是否隐喻此处人的姓氏为”李”,对知晓中国文化的人来说就是小意思.关键是怎样从“文”中得出人的姓氏“李”?留给喜欢玩字迷的朋友吧.“即新即故”,我理解为:“新 故”也可视为一个循环,“即新即故”就是开始和结束的人的姓氏都是一样的.有人说:图中第四个果子没有蒂,代表什么什么意思,这是有想像空间的.
总结:
第二象的主题是《唐朝国运》这是共识,从中文的表达方式来讲,所选之事应紧扣主题《唐朝国运》才能叫突出中心思想,关于这点,我想各位朋友比我懂太多.这一象最关键的问题则是:八卦的选择问题.读麻衣道者的《正易心法》知:卦图、卦符、卦名、卦义之间要有相关性,其中卦符、卦名是不变的,卦图是取的特例,卦义是随所应之事的变化而变化的。想象一下,从古至今,在纸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用什么东东作为载体,能将八卦的“卦图、卦符、卦名、卦义”传承下来?希望有《易学》爱好者,参与讨论:此象中的八卦是“姤”卦还是“否”卦才符合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