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笨狼的故事》有感
王正贤/文
《笨狼的故事》是儿童女作家汤素兰于1994年开始正式执笔写作的。时任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学编辑的汤素兰,于业余创作了一点文学作品,没拿出来。后来有一朋友给他一个消息, 说台湾有一个基金会征集幼儿作品。于是他便将以前写的稍事整理,又加上后面写了几篇,前后加起来共六个小故事,一并寄走。让她没料到的是这些故事竟获得了该基金会幼儿文学作品的入围奖。遂结集出版,形成最初的笨狼的故事。 后来由国内某刊物约稿,续写成集,历经三载,成书33篇,《笨狼的故事》方始完稿。

该书主线写了一头小笨狼在爸妈不在家时的经历。作者以灵动幽默的语言,加上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发生在奔狼身上一系列滑稽可笑,令人忍俊不禁的事件,这些事件发生的场景,不仅让儿童感到亲切,也能让成人在书中追寻到儿时的影子。从这个角度看,笨狼中的笨字已不再是贬义词。而是单纯可爱的化身,读后思来,会对“人之初,性本善”又多一层理解。
儿童的世界应该多姿多彩,儿童的想法可以千奇百怪,儿童的语言可以幼稚可笑,儿童的动作也能在笨拙中透出天真烂漫。这一切,都在书中笨狼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见到大太阳在天空悬着,照的森林里的其它小动物汗流浃背,它多想帮助小动物们呐!于是便用水瓢将太阳光从外面放到冰箱里。这样从中午一直干到太阳落山。只到见了星星,它便觉得凉快了许多,就想着阳光肯定被冻起来了。看!多么奇妙的想法!多么可爱的动作!多么善良的童心!

在作家的笔下,儿童虽小,但世界很大,童年虽无知,却很精彩。就人生而言,谁能有几个这样的阶段?而就在这有限的童年时光里,留于我们多少个美好的和痛苦的回忆。这些段段续续地回忆,无疑都有时代的印记,如果我们能将这残破的片段串联起来。便能体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现在,70后的我们步入不惑之年。职位的升迁,伴随着利益的冲突,渐渐打破最初平静的心境。如清澈的湖面抛下几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荡得微波阵阵。甚至搅得鱼虾不宁,将沉滞湖底的污浊翻涌上来,放出阵阵恶臭。让他人不敢靠近,也不能靠近。活着的人。有几个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只是有的能泰然处之,云淡风轻罢了。
随着头脑的冷静思考的成熟,对待人情事物的恒量,不觉多了一些。这种思考是很有必要的。但这也恰恰是成年世界的悲哀。有时人人都觉得越活越累。身累,更多的是心累,这种情况下,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不再从感性上寻找,而受客观世界中理性存在条条框框的制约。感觉到世界越来越小 ,越来越乏味,人到成年,便开始用最远的标准,来衡量最近的距离。这样一来,我们与多少美好擦肩而过,和单纯失之交臂。
从这方面说,我们的累,是有根由的。

汤素兰笔下的笨狼,活泼,助人为乐,这种性格使得森林里的小伙伴都愿意和它交往。即使它在某个时候犯下一些天真的错误,大家也能够原谅它。与此相比较,开商店的棕熊老板,警察局上班的警犬阿黄。还有长尾巴老鼠,它们就比较世故圆滑和无赖了。棕熊老板为一己之私,不惜损害森林里大多数动物的牙齿为代价,用赚得的昧心钱买了一台大彩电,还大张旗鼓的炫耀。阿黄虽然是警犬,但见钱眼开,在金钱利益面前徇私枉法。和坏人沆瀣一气,甚至助纣为虐。长尾巴鼠也不改家风,企图霸占笨狼的寓所,后来在笨狼好友聪明兔的帮助下,被警犬阿黄抓获归案。但从后面发生的故事来看,它们最终却成了一伙。
经历了这一切,笨狼在逐渐的长大,但大家却都愿意看到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笨狼。
2018年8月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