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我们绞尽脑汁去获取的某些东西,或许到未来的某天,我们想放下,却发现已经很难回到最初的状态……
记得刚上大学,看着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手机,自己也让父母给我买,当时候就想着手机,哪里管的父母是否过得容易?家里吃喝如何?父母哪里能忍心让孩子失落,于是我便有了人生第一部手机,那是我爸爸为我挑的,到现在,已经12年过去了,但我还能记起它的模样,橙白相间,很薄很小,按键用得很舒服,我很喜欢,也很适合我用……
说来,确实要感谢手机的发明者,手机带给了人们很多的便利和机会。遥在千里知家况,儿在远方可问暖,都是手机的功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的手机一般都是放家里或包里,需要拨打或有人来电才拿起电话,再多个功能就是qq和拍照功能,那时候的手机屏幕太小,用手机聊qq的话还不如直接去网吧来得爽快。
要说人不愧是高级动物,大脑确实发达,日益渴望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越发先进,有追求和智慧的人儿发明了更加高级的智能手机,这家伙一出场,更是了不得,人们像好久没吃到糖果的孩子,疯狂地去抢食去守护,直到人人都拥有了智能手机。
现在,智能手机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若有人问“你每天是陪手机的时间多还是陪家人的?”,那我相信几乎百分之90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回答同样的答案,那就是手机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在你身边,而是我明明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看手机。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 智能手机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多,创业,游戏,赌博,学习,唱歌,娱乐,聊天,购物,支付系统……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所有。
我们,从没有手机,到有手机,到恋上手机……
早上起来,眼睛还没睁开,先摸摸,哦,还好,手机还在!好,眼睛睁开,解锁手机,点开微信,哇!好惊喜,竟然有几条未读发现,嘻嘻……肯定是昨天发的朋友圈有点点赞或留言了,赶紧先看看,看完之后回复下,接着刷刷朋友圈……才依依不舍与手机暂时告别去洗漱穿衣。
没事时,看看手机,刷刷朋友圈,玩玩游戏,看有没有人微信留言或者给我点赞……
无聊时,约朋友在线麻将,孩子就在我身边学习,这下终于不用被老公骂说我整天不陪孩子了,我就在陪孩子,还能玩游戏,完美!(孩子的心声:妈,你这是在陪我还是陪手机?)
出门等车难,不用怕,我有滴滴打车,下个单,不到几分钟车就到眼前……
出门忘记带钱,不用怕,几乎每家店都可以微信或支付宝支付,用手机,动动手指即可搞定尴尬!
没空看书,可以通过手机听书或看书,充充电……
没空逛街不用怕,手机翻一翻,看上就下单……
坐着,看手机;站着,看手机;躺着,看手机;聊天,看手机;聚会,看手机;吃饭,看手机,不吃饭,看手机;陪孩子,看手机;不陪孩子,看手机……
孩子手里抱着一个手机,爸爸一个,妈妈一个,谁都不用干扰谁,谁也不知道自己心里想着什么?
睡觉的时候,依然紧紧抱着手机……
现在已经是“一机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要说手机的缺点,应该也就是不能结婚生孩子吧!
手机确实好,但仔细斟酌,不知该为之庆贺,还是为之担忧。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和弊,其实我个人也喜欢手机,因为手机,我经历有意思的微商创业,认识了很多朋友,也确实通过手机赚了钱,还可以通过手机学习很多知识。不过话虽如此,但是在使用手机创业的那段时间,我获得很多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比如放弃了好好陪伴孩子的机会,没有耐心好好陪孩子做作业,玩游戏,聊聊天,观察孩子,关心孩子。有得必有失,真的一点都没错,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我们应该要从多方位去观看问题。所以现在,我尽量少去碰手机,尤其是孩子放学的时间,能不看就不看,除非需要帮孩子拍照或视频。虽然通过手机赚的钱少了,却赢得了陪伴孩子的时间,用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其实孩子,心里都明白这一切,我们的改变,孩子都知道,都感受得到。
而我慢慢戒了手机的瘾,却发现孩子也染上了手机瘾,虽然一天看不到一个小时,但是一有空闲就想要手机,还好现在有所克制,慢慢好转,不然真的觉得愧对孩子。孩子一旦爱上手机,那我们做父母的就真的要反思,因为这肯定是我们身为父母的过错才导致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慢慢引导孩子有空闲时可以创作,阅读,思考,观察,唯独不能只是想着手机。
手机,是我们当今社会的必需品,我也说了,我是很喜欢手机的,现在的我更喜欢那手机来听书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帮助孩子,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也很感恩手机,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既然是必需品,就必须要用,但是得适量适度地用, 山珍海味再好,吃多了也不消化,使用手机也是同样的道理。适当地用,手机则会为我们所用,我们可以用手机帮我们做更多的事;若无节制地使用,我们的人生就会被手机所控制,那将难以想象。
爱上手机很容易,恋上了就不想撒手,因为手机永远不会主动离开人们,它是最忠诚的跟随者,唯有人们想透了,适当使用,懂得如何取舍,与手机形成正确连接关系,健康使用手机,我们的生活才会因为手机而过得更加精彩。 如若不然,手机将变成阻碍我们美好生活的利器。
生活往往有太多这样的事物形态,人的私欲越发膨胀,难以制止,或许自己也根本不想制止,任其在自己想象的美好状态不断贪欲,直至自取灭亡……
放下需要的勇气和花费的精力远远比获取时所需要的大得多。很多东西需要顺其自然,不必刻意而为之,妥当适当去做,做到常自我反思,顺应天道,才能持之以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