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班 班长 飞龙在天 DAY1 作业
这是一篇关于动画片《哪吒》的观影感受,首次阅读后,感触颇深。
首先,作者以电影故事为主线进行全文引导式阅读,带领读者由浅入深,洞察电影真正的内涵。文章开头就展现出我们的偏见,就是当我们听到哪吒时,第一印象就想到哪吒闹海杀死东海三太子这样经典的例子,笔锋一转就说到哪吒挥剑自刎了,一般的阅读者都知道这个故事,却没有思考过背后的深意,这就使得读者有兴趣继续阅读了,作者点出了阅读者的偏见,阅读者就会思考自己是如何有这样的偏见的,也想知道作者是什么样的观点,由此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其次,作者提出问题为什么观众会哭会感动?为什么电影这么好看?由于电影制作团队超强,堪称中国好电影,其实更重要的是电影背后的意义。
最后,作者从三大方面阐述这部电影的意义和要传达给观众的观点。
一是成年人的世界,都活在成见里,跟文章开头形成呼应,依旧围绕故事发展,阐明观点,就像电影中父亲对哪吒说的“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成年人的的世界,偏见很常见也很严重,在我阅读的时候都会有想到这方面的事情,也算是触动,作者告诉读者,打破成见,不要活在别人的看法里,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
二是成年人的世界,不要轻易认命,如果哪吒认命,便是魔丸,为祸人间,被天雷降服,这就命,然而风火轮那头猪猪让哪吒看了父亲背后的付出,危机时刻拯救了钱塘关,不认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点出主题,这也是文章的高潮部分,催人泪下,若是年龄大的读者便会回忆一生,思考自己是不是认命了?若是年轻读者,便会重新思考人生,激发斗志,这便是文章的意义所在,画龙点睛却不失真实。
三是我们一生,都在寻求和父母的和解,文章根据电影内容告诉读者,无论是哪吒和父母,还是敖丙和父母,都存在与父母和解的征程,这也是心理学所说的原生家庭问题,若是不突破,便是了却残生,若是突破了,也可改变命运,超出父母的认识,听从自己的内心,从此释怀。
文章随着电影的结束走进尾声,作者再次点评一二,总结道理,催人励志,这也不失一种取悦读者的手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