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觉察训练营的第三天,也是我们《正念周》的第三天。
前两天我们对正念的概念,来源,能力的拆解,以及怎样的练习有可能能获得这些能力,尝试做了讲解。
回顾
在开始今天的内容前,我们还是回顾一下昨天的知识关键。我们把正念中关注当下的能力拆分为守,清,通三种能力,守是指专守专注,清是指清晰,通是指流通。我们专注在一个东西上,能够清晰地看到他的细节,当出现让自己分神的事情的时候,能够让意识流通起来,最终又专注到一样东西上。
训练守清通的能力,我们可以采取看听感的练习来获得。感又分感外感内和感息。感外是指,外界影响而产生的身体的感觉;感内是指内心情绪影响所产生的身体的感觉。
我们今天的理论内容介绍是正念行走和正念饮食。
前面两天我们都是通过正念冥想的方式来练习,但正念本身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的一种状态,正念练习也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练习。这里我就要介绍两个很常见的场合,一个是正念行走,一个是正念饮食。
正念行走
平时我们行走在路上,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正念的机会。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平时走路,一般都是怎么走的,绝大部分的人是一边走路一边想事情,而且绝大部分时侯是没有目的地想,很经常只是相同的一个想法不停地在脑袋里面转;少部分人可能会被身边的人,事情,声音吸引然后没有目的地观看。不论是那大部分人还是小部分人,其实都错失了一些感受生活的细节和生活的美的机会。
正念行走练习,是指在行走的过程中做正念练习,关注我们走路时的每一个动作。我们可以把步伐走缓慢一点,然后感受着我们脚抬起来,往前伸,踏下去,然后另外一只脚的每一个动作。为了避免我们的思绪又被情绪所牵走了,我们心里面可以默默地念着,抬起来,往前伸,踏下去。
当我们把觉察做得更加细微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把脚掌落地都分成:脚尖触底,脚尖压在地上,脚前掌碰到地面,慢慢压下去面积变大,40度,30度,20度,10度,脚跟到地。当我们把动作觉察到这么细微的时候,可能我们很难在每个小动作念出来,但是我们可以培养的我们的感觉,连贯的觉察,精致无缝地觉察。
正念饮食
我们现在平时吃饭最常见的模式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边看手机边吃饭吧。又或者有些狼吞虎咽。要不我们来借这个机会练习一下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身体的感受。你轻轻地夹起一块菜肴,你看到了它的色泽,形状,质地,可能还会有热气冒起;你嗅到了它特殊的香味,这股香味可能会引发你全身的激动的反应。放到嘴巴里面轻嚼,你终于尝到了它的味道,随着你的细嚼,味觉的刺激会越来越深入醇厚;你终于要把它吞下去了,食物从食道滑下去的感觉你有细看过吗,觉不觉得有点新奇呢?当食物一点一点地把肚子填充,可能以前我们只有饱和饿两种感觉,其实饱和饿中间还有很多状态我们可以细细体会。
正念对大脑本身的意义
我们做正念冥想,正念行走,正念饮食的意义是什么呢?只是为了好玩吗?我前面提到过它能提升我们的专注力,能起到减压,平和情绪的作用。那他为什么能起到这个作用呢?我尝试简单提炼地介绍一下。
我们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反应都是靠一系列的神经元链接网络组成的,我们平时的无意识行为,即自动化行为由一个我们定义为默认网络的区域控制;而如果需要我们有意识才能完成的工作,由另外一个叫做行动网络的区域去控制。这两个网络时要么这个活跃,要么另外一个活跃,他们时不能同时活跃的。默认网络活跃的时候,也会牵动管理我们的情绪的关键部位的活跃,从而造成我们很容易被情绪裹挟,配合默认网络来完成一些自动化行为。而行动网络活跃的时候我们更能够进行理性思考。
我们的正念练习,实际上是在练习我们行动网络,就像健身一样,是会越练越强壮的。当我们的行动网络强壮起来之后,那么它就更容易活跃,我们情绪会变得更加平和,也不容易被情绪牵动着。
这种变化,可能至少需要你持续3个月以上每天坚持正念练习才会明显发生,但它一旦发生了就不会马上消失,他会持续很长时间。
所以除了我们固定时间的正念冥想练习,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正念行走,正念饮食叠加在一起练,这样的美好改变就会更快的呈现。
只听练习
今天我们的练习内容是只听练习,听也分听外听内和听息
听外,就是听外界环境的声音,你可以扫描一下外界的声音,找到一个你感兴趣的声音,然后集中注意力倾听。你可能很容易被思绪带走,在听的过程中,你可以默念:听,听,听
听内,我们的思考,思绪,其实都是以对话形式出现在脑袋里面的,我们可以观察着自己的思绪,当发现有思绪升起,我们听一下,这个思绪,这个对话究竟是什么。当我们确认听到了,这个思绪是很容易就下去了的,但是我们平时思绪升起我们并没有听到,那么它可能会缠绕在脑袋里久久不散。同样,我们可以默念听,听,听
听息,特别是听内息,这其实是我们追求的状态,一个无思绪的醒着的状态。听外息也是会发生的,有时候你听着听着,可能会外部的世界慢慢地变得模糊,你知道你是在听着,但所有声音交融在一起,慢慢地消失了一样
引导练习(5min)
听外:扫描外界声音,找到关注点,然后关注,过程可以默念,听,听...
听内:注意力放到脑袋的对话
听息:观察的颗粒越来越小,慢慢会有消失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