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释义:
形容胆小不敢做声。
成语出处:
《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有个文人叫杜密,刚正不阿,他任太守等职期间,参加过打击宦官集团斗争,他执法严明,有罪必罚。后被革职回老家。
回家乡以后,他仍关注国家大事,经常向当地的太守提出建议,或批评一些不良现象。太守王昱因此心里很不高兴。可是同郡的原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刘胜辞官回家,与他迥然相反,闭门谢客,对家乡的事情从不过问。
有一次,太守王昱故意当着杜密的面说:“刘胜真是清高啊,公卿屡次推举他任职,他都拒绝了。而且从不多管闲事,很多人都赞扬他。”
杜密听出王昱话中有话,是借刘胜来责备他自己,便直言道:“刘胜身为大夫,被太守当作上宾礼待。这样的人应当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对好人不予举荐,对恶人坏事不敢揭露批评,只顾爱惜自己的名誉,就像冷天的知了一样一声不吭,实际上是自私自利的罪人。而我与他不同,提出意见,为太守赏善惩恶,尽微薄之力。”
王昱听了十分羞愧,从此改变了对杜密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