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4月1日,普鲁士,申豪森庄园,25岁的威廉明妮生下了他的第四个孩子,他的丈夫是费迪南德将军发表简短的布告,并谢绝他人祝贺,这是一个政治家庭,将军与书香门第的结合,这是政治家的摇篮。
1822年第一学期的评语:该生性格开朗,热情奔放,受老师同学们喜爱。
1826年第四学期评语:该生今后必须克制发怒的习气。
四年的时间让这个孩子经历了什么变得如此性格颠覆,在他儿时的肖像画中,他总是露出玩世不恭的微笑。

他继承了母亲的优秀基因,12时已经学会了英、法、俄、波兰、荷兰、古拉丁、希腊语,爱好历史与文学的他,不到十七岁就成为了格根廷大学的学生,不过当你遇到他时可能不会靠近他,因为他腰间佩剑,牵一只大狼狗,当然很爷们的进行过27次决斗,不过以后他将带领这个国家与欧洲决斗。
1847年对于他而言是春风得意的一年,33岁当选柏林州正式议员,结婚,事业家庭蒸蒸日上。1862年,他开启了他辉煌的一生,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他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他将带领这个国家开启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改变欧洲乃至世界的进程。
普鲁士作为一个邦国,虽好战,但没亡国,反而是各邦国的魁首,作为老大的首相,自然要有老大的样子,新官上任,小火苗要烧起来。
1861年普丹战争爆发,为啥,因为阴谋,他忽悠人家,喊上奥地利结盟,逼丹麦放手,丹麦一看不值得的就放手了,结果这两个州,普鲁士奥地利一人一个貌似公平,其实是局中局,奥地利的那个州地方小还被普鲁士包围,然后首相大人开始忽悠,忽悠俄国说我给你们找出海口,忽悠法国说法国想要的那俩州我们普鲁士不反对,忽悠意大利搞同盟,万一与奥地利开战哥们你不能不仗义,然后开始找事,怎么找事?参考中国近代史,这些人怎么找我们的事,当时普鲁士就是这么找的奥地利的事,反正就是把人家搞火了,一打,奥地利输了,首相大人优秀就优秀在他只是打,不是吃,他一辈子都在找平衡,这不是决斗的规则吗?
1870年因为人家西班牙王位继承的问题,普鲁士和法国打起来了,首相发表了他精心修改后的致法国皇帝的电文,7月14日,法皇宣战,随后以普鲁士为核心,北德意志各联邦,南德意志各联邦,共同向法军宣战,10月19日,威廉一世在凡尔赛陆军广场举行阅兵式,随后首相大人彪炳史册的功绩铭刻在德意志帝国的历史上,柏林帝国议会在各代表团表决后,宣布德国统一,并要求法兰西割地赔款。12月16日,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次年1月18日,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

首相大人是亲手扶皇帝登基的人,我写了这么一大篇文章都没提几句皇帝的事,因为皇帝没咋干活,所以现在的局面正如他见到李鸿章时所感叹的那样,功高震主,不管臣忠与不忠,震主就是不忠,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驾崩,威廉二世继位时29岁,那一年首相大人73岁,爷爷和孙子之间的代沟一直到1890年结束,首相辞职,1898年首相大人逝世,临死前发表了当年的辞职全文,并拒绝国葬,潇洒走一生。他的一生都在决斗,与权力,与敌人,与自己,他相信一切的事情都要用“铁与血”来解决,德意志的看门人——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徳•冯•俾斯麦。

1896年,俾斯麦曾会见前来考察的李鸿章,两位老臣,互诉衷肠,却又无可奈何,回见后美国记者曼尼克思称俾斯麦其为“欧洲李鸿章”。两位耄耋老人,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不知道有多少叹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