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丹尼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并决定目前要把全部心思都用在象棋上。他喜欢接受其他年轻人的正面挑战,也喜欢每天都能有更多、更精准的想法。一个很棒的对手能让我们看到第四童爱上象棋自己的不足,推动我们达到自身的极限。丹尼参加比赛是件好事,但最关键的一点是,他的心态要健康。
首先,正如前一章所述,丹尼妈妈每天应该针对丹尼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做出反馈,这样她就可以帮助丹尼建立一种“过程第一”的理念。她应该表扬丹尼的专注、这一天的努力练习以及所吸取的教训。当他赢得比赛时,聚光灯应聚焦那一刻以及之后的道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荣耀上。另一方面,让小孩子(大人也是如此)享受胜利的喜悦不是坏事。父母不应该像机器人那样,看着小孩子兴奋得上蹿下跳,还要板着个脸说些“学习的路还很长”这种陈词滥调。我们经过辛勤努力而在某方面取得了成功,这时我们就有权享受成功的美妙滋味。在我看来,关键是要意识到,成功的美妙只是瞬间的感觉。甚至在我们吸气时它就走远了。在做深呼吸时,我们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味道,之后呼气、吸收此次的教训并向着下一段旅程迈进。
丹尼失败时,问题就棘手多了。现在,他哭着从比赛室中走了出来。他全心投入却输了比赛。这一刻,他妈妈应该怎样处理?首先,她不应该说这没关系,因为丹尼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有关系,这种谎言只会让他更加痛苦。如果没有关系的话,那为什么他还要努力去赢?为什么他要学司象棋,把周末都用在这些比赛上面?这有关系,丹尼心里很清楚这一点。因此,理解才是第一步。
我认为,这位妈妈应该先给儿子一个拥抱。如果他在哭的话,让他在她肩膀上哭个够。她应该告诉他,他让她感到多么自豪。她应告诉丹尼,伤心一点没关系,她非常理解,也非常爱他。失望是成功之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了一会儿,等丹尼平静下来了,她可以问他比赛的状况。希望他们之前经常有过这类交谈,这样丹尼就知道他妈妈问的是心理方面,而不是棋路(几乎所有的失误都包括技术和心理因素,而技术的因素可以留到日后研究比赛时再说)。他是不是分心了?是不是走进了一个连环局,犯下了一连串的错误?是不是太自负了,或者没有耐心?是不是因为对方讲脏话而受到影响?是不是太累了?这样丹尼就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了认识,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一个短期目——这一类的反省是一项很健康的处理机制。通过上述对话,丹尼会意识到,每场失败都会让他成长。他会在心理上更趋成熟,对坏习惯也更加敏感。
I:每个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很多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是孩子,总是会遭遇挫折和失败。为了能让孩子不受伤,我们学会了鼓励,学会了赞扬的力量。但我们只是对孩子取得的胜利进行赞扬;那么,当孩子失败时,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会鼓励孩子说“没关系,不哭,下次再来”,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往往安慰玩孩子后家长还会想办法让孩子高兴起来。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失败是非常不好的事,要尽快忘掉,失去了从失败中学习的机会。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一个拥抱,并告诉他,他们看到孩子的努力,感到多么自豪。父母试着去理解孩子的伤心和难过,等孩子平静下来后,问一下过程,是不是失误了、是不是紧张了、是不是大意了?这样就会引发孩子对失败的思考,也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并且孩子可能感受到,在失败中可以学到东西,而不只是听到“失败是成功之母”几个字。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历
就在前几天,我的小外甥遇到一次失败,哭的特别厉害。他说自己一定会拿奖状,结果分数出来后只考了85分,最后没有拿到。那种痛哭我至今记忆犹新,是一种真实伤心流露。妈妈看到了就开始安慰,说“别哭了,没关系,下一次还可以再拿”,然后就开始哄孩子。其实我和妈妈都知道了,他学习很好,有些题就是因为马虎才错的,他之所以说能拿奖状也是知道自己的实力,只是很活泼好动,容易马虎。但是由于母亲只是告诉孩子没关系,没有和他沟通考试本身并让他认识到是自己的马虎造成的,他就失去了在失败中成长的机会,面对失败,只是快速度过而已。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假想有孩子,遇到了和小外甥一样的挫折
1.先去陪他,让他好好哭,并且告诉他看到他这么认真对待考试,我很骄傲。
2.等他平静下来,开始问他相关过程,可以慢慢来。
这次考了85分,比你平时考的低是么?
按照你的预计,你本来可以考到多少分呢?
那是因为有两道会做的题做错了,导致低分,是自己大意了?还是想着早点做完,着急了?
3.和他交流,如果再有考试,自己会不会认真一点,那么就不会出现失误的情况了。
通过这样一种关注过程的交流,让孩子在失败中学习,养成健康的面对失败的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