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把生命中原本具有高贵感的动机说得可笑不堪,似乎是某种习惯。
有人说这是幽默,有人说这是照顾听者的感受,这样表达更为亲近,还有人说这就是真实的很小一部分,这是不愿意说谎话的真话中的一小部分。
好像都对,最起码都能够找到依据。
比如,写作是为什么?可能就是赚钱,但在这之前,可能还有孤独、热爱、情怀、交流、思考,在这之后则还有成名、名利、求偶、谋生、无奈等等。为什么单纯只说了一个赚钱,好理解,能理解,且不必费舌去解释它。再者,这个东西一时半会可能自己也没明白透,不好说,索性说个大家理解的。
于是,有人表示,哦,原来如此,俗。
盖棺定论,言者便不再说下去了,听者也多少带点情绪,或鄙视,或一笑置之。
然而,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大多数的偏见,迎合这种偏见的也是大多数。这背后不是什么别的,就是一种智慧。
说好听的话很多人都会说,为什么不说,那是不想讲,没必要讲,且自己也明白不值得讲,更重要的是做,是行动,是朝着自己的方向去走。
而为什么说这是智慧呢?不得罪人,还多少让好事者学会闭嘴,且没有说谎不难受,也不用多费心,多好的事是吧?
偶尔,要是能遇到一两个懂事的人,其实也不会去问这样的问题,宽泛,无意义,短暂的满足好奇心,功利,以及很狭隘。
如果真的想听点真实的,其实看就是了。所谓的看包含了多种,言行举止是一方面,听也属于其中的一种,还有观察、发现,以及偶尔进行讨论,做一些准备的讨论等等。
简言之,多观察观察就明白了,至于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其实也八九不离十,最起码比起只听对方说肯定是要接近真实的。
就我所知道的,很多情商高的人似乎都有这习惯,让人们乐一乐,看看听众的反应再接着说,不会全说真话,不会太严肃,不会把话只当成真相,很明白,很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