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教师久了,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家长。下面我分享一个孩子的故事给大家。
今年春天,一个学生家长打电话给我。
老师,我儿子今年十岁了,上四年级。去年,他养了一些蚕,这些蚕后来变成蚕娥,产了许多卵。他把这些蚕卵都收集起来。开春了,这些蚕卵全部都孵化出来了,有好几百条呢。昨天他说准备卖给同学。
我还没搞清楚该怎么处理,是支持还是反对呢?没想到今天中午,他已经收获了五块钱。他在下课的时候,以十只小蚕,两片桑叶收一元钱的价格开始卖。班上有好多同学买。
没有买到蚕的同学还叮嘱他下午一定要带来,甚至其他班上的同学都跟他说要买蚕。我不知道这样好不好?孩子过早的涉及买卖,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对金钱有崇拜感?
学生家长还说,孩子的爷爷听说孩子卖蚕,还赚了五块钱,很高兴。说,我孙子小小年纪就会赚钱了,真棒!爷爷还帮忙孩子分装小蚕,桑叶。
孩子的爸爸觉得,孩子过早的接触金钱不好,建议把钱还给同学。
这个学生家长打电话的语气充满了焦虑。老师,你看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呢?
这个学生家长说的卖蚕的事,我早有耳闻。每年开春,学校的门口就有许多老头老太太提着蚕和桑叶在卖。
孩子们喜欢养蚕。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用纸盒子装着大大小小的蚕。他们互相交流着养蚕的经验、体会。看着那一粒粒芝麻大小的蚕,慢慢的长大,一次一次蜕变,变成一条条白胖胖,肉乎乎的大蚕,然后结蚕茧,咬破蚕蛹,变蚕蛾,最后产卵,死亡。这个过程其实蛮有趣的。
孩子们养蚕,可以看出他们对小生命的喜爱。在养蚕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可以亲自感受,体会蚕的整个生命的成长历程。在动手的过程当中,他们收获了许多关于蚕的知识,还培养了耐心和细致。有的同学还对其他的小生命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这里面就诞生了一位生物学家呢!

所以,作为老师,看到孩子们养蚕,我表面上是低调处理,不鼓励也不反对。内心是支持的。
对于学生家长反映他的孩子卖蚕赚钱这件事,我也是这个态度。
我觉得这个学生用自己劳动所得去换取金钱,这是懂得经营之道。
一个小小的孩子,能够把去年的蚕卵小心的保存好,第二年的春天再让它们孵化出来,就这件事就值得表扬。这孩子该有多细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付出了劳动,就应该得到回报。
再说,孩子们在校园外面买蚕也是要花钱的。
在美国,财商知识教育被称为从“三岁开始实施的人生幸福计划”,这一教育要求达到这样的目标:三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美元纸币;四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他们无法把所有的商品买光,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到了十岁的孩子,就要懂得节约用钱,用积攒的钱才可以买到自己一直愿望想要的东西。
美国家庭的口号,要钱,自己赚去!通过跟父母打工,孩子可以赚取零花钱。
我建议这个学生家长借此机会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金钱,并树立积极健康的金钱观,培养孩子的存钱意识,并做到合理的消费。
赚钱、花钱、存钱,与人分享你赚得的钱财,这就是一门学问。家长从小教育孩子自力更生、劳有所得、多劳多得,养成孩子善于理财的品质和能力,孩子就会成为财富的主人。在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许他就是一个不错的理财家呢!
我在这里祝愿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的教育孩子理财的方法!
原创文章,转载必须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
适时引导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