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原理第四章

如果你打开这篇文章,请先开口笑一笑。
大笑三声之后,再往下读。
1
阅读的工具,我们说到它的时候,往往想到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书。
阅读工具是阅读学的专用术语,是阅读主体(人)与阅读客体(书)之间建立联系的中介。
阅读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本质上是阅读主体借助于阅读工具同阅读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样的理论读起来好绕口啊。
简单的说吧,就是人拿着书,用眼睛看或者用口读出声音来这个过程。
这样一说就简单明了了。
阅读工具到底是个什么呢?
阅读工具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系统,它和计算机一样,有硬件和软件两单要素组成。
硬件非常清楚明了,就是指实物形态存在的阅读工具,如书籍。
软件就有些绕口了,观念形态存在的阅读工具,很是高级,比如思维、逻辑、意识等。
无论是眼睛还是口,或者是逻辑或者思维,这外在的和内在的工具,都是缺一不可的。
2
我想说的是阅读的工具语。
语言既是阅读的对象,又是阅读的环境,同时还是阅读的工具。
语言非常重要,是一生多任的情况,那么足以证明,他在阅读中极端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说过:“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就是语言。”
这样一说,就更加清楚明了——语言是阅读工具,并且是这个系统中最基本的工具。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内部言语工具,比如思维、想象、记忆,这些都是阅读的内部言语工具。
既然有内部言语工具,那肯定有外部言语工具。
外部的言语工具,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可以听到的口头言语,一种是可以看到的书面言语。
3
读完这一章的内容,我完全蒙圈了。
本来简简单单的事儿,就是我们拿着书或者拿着手机阅读的事情,到这里变成了深奥的,甚至有些不太清楚的理论。
这思想上的弯,很久都转不过来。
想,使劲想了想,再使劲想了想。
我们阅读,眼睛和书本都是阅读的工具,属于硬件;我们读出来句子,我们捕捉到信息,这就是阅读的言语工具,属于软件。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传导的,不论使用哪一种阅读器具,都离不开言语的转化。
4
又想了想,读这样的书,我们是不是闲着没事干了?
我们知道的工具书、工具器(纸、手机,电脑)、工具学(语言学、修辞学、训诂学等),从本质上说是人类阅读实践的理性创造,是阅读知识的物化和凝结。
黑格尔在谈到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是说:手段比目的更尊贵,更具有永久的价值。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在我们的阅读活动当中,当某一个阅读的目的实现时,目的最就消失了。而阅读工具,则可以继续进入阅读的过程,发挥它的作用?
或者就是这样说:我们读一本书,这本书读完了,那么我们从诗中得到的某种思维,某种意识是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断言,阅读工具是阅读的技术条件,是我们作为人,去阅读的有效手段,是标志着阅读发展水平的,客观的,外在的尺度。
5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这本书浅显易懂。
事实上,等我打开这本书之后,越来越发觉,他的专业性太强,理论性太深,纵深性太莫测。
从来不知道,阅读能够有这样深刻的学问,有这样专业的深度,有这样理论性的峰巅。
这一路看下来,阅读的这种工具你有了吗?
我们的眼睛、心灵、大脑、思维、意识,分析,总结,归纳、概括,这种种种种,都是阅读的工具。
其实,谁没有呢?只是,拥有的我们没有这个专业的意识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