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怀孕的时候,喜欢在一些宝妈论坛刷帖子,最初目的是看和自己孕周相似的宝妈经验贴,到最后慢慢成了一名吃瓜群众!因为发现好几个论坛爆热的帖子是孕妈批斗小三的内容,最热闹的一次是本地的一位宝妈,发帖邀请姐妹们同去某某小区堵打小三,还晒出了她老公和小三一起租房的聊天记录,以及对方的身份证图片。
声泪俱下的控诉和确凿的证据引发了热闹的跟帖,论坛的潮流导向变成男人最喜欢在老婆怀孕的时候出轨。看的我目瞪口呆迅速卸载了手机里的几个育儿app,我是一位喜欢正能量的宝妈啊,怎么能天天看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影响肚子里宝宝的心情呢?
然而后遗症来了,晚上老公下班回家我开始神经兮兮问他一些问题,试图从他的答案里判断他是否有出轨的痕迹,对,精神出轨也不行!
在感情的世界里,无论男女是否都假设或者担心过对方出轨呢?人类的这一劣根性的原因是到底什么?或许下面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些答案。

找到配偶并不意味着艰苦斗争的结束,远非如此。婚姻和一夫一妻制并不是我们基因的“圣杯”。
不忠远非社会文化的创造,而且社会规范还对这一行为进行严厉地制裁,但它依旧存在。
了解真相,你便拥有了双方的视角。
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出轨率,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动物们的本性,和有多少一夫一妻制度的种类,来证实从生理角度来说,人类为了繁衍下去,本身就是一种不忠的生物。
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论证:婚姻就是一笔交易。男人对很多事情都进行了许诺:时间、承诺、关爱及金钱;而女人则许诺:时间、承诺、关爱和生育力。人类的基因让女人在无意识里给孩子寻找更好的基因,或者为自己找到更好的伴侣;而男人是在寻找额外的生育力,或者更好的配偶。
接受真相,或许你就有了临阵不乱的能力。
假设不加入社会道德因素的评判,以上结论便是对人类不忠基因的解释。稳定婚姻的“四F”因素或许更能补充这一理论——生育力(Fertility)、忠诚(Fidelity)、资金(Fund)和性(Sex)。
但是,让你能感受到些许安慰的是,人类对于忠诚的重视程度大于对生育力的重视,从某种角度来说,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在保护人类这种高等生物站在食物链顶端,另一面是在和人类基因带来的本能做对抗。
看透真相,你便有了超凡的勇气。
作者用一个章节共19页的内容来论证在罗曼史与繁殖这一论题中,男性和女性都具备出轨的潜质,但是在现代文明中,无论是基因与生俱来的本能还是自己难以克制的冲动,出轨都是理应被批判的行为。

各位看官看到这里会不会觉得悲观?既然我们的本能具备出轨的潜质,真的就没救了吗?我们应该如何去对抗或者改变这一本能呢?
虽然婚姻能带来种种好处,但要实现忠诚的诺言还是需要自制力的。每一方都要放弃一些自由,以回报基于信任之上的令人满意的关系。
除了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从个人来讲,大多数人通常是支持一夫一妻制的,而且绝大多数的人都成功了。前面提到的心理学家的研究数据,也不过占其调查数据的10%(此数据存在于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
婚姻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合作、忠诚、稳定、发展、创富,这次词语足以让人们对婚姻产生希望,但在达到这些目标之前,男女双方都需要对自己实现忠诚的诺言具备自制力,而且在磨合的过程中放弃掉一部分个人自由,用来回报对方愿意和自己一同经营甜蜜满意的关系,并且彼此信任对方。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还有三个窍门让我们保持稳定的婚姻关系。首先,为了让婚姻中的双方都满意,做自己曾经许诺要做的事情。这些许诺可能发生在日常,比如男人说我只要有空就去陪你逛街或者旅游,生日会记得送礼物等等,如果生活的琐事让你忘记了这些小的承诺,那就记得你的求婚或婚礼现场,对对方许下的庄重承诺——爱ta一生。哪怕是做到一点,都比不做更完美,不要把浪漫阻挡在我们的婚姻关系之外。
其次,不要做我们曾经承诺不会去做的事情。承诺容易说出来,长年累月坚持做到却很难,更何况现在多元的社会价值观中,男女都难免遇到各种诱惑。及时阻断各种暧昧关系继续发生,牢记自己对婚姻的承诺,以及与对方坦诚相待,比如哪怕对方不会主动翻你的手机,你也可以做到公开自己的社交信息,信任是婚姻牢固的粘合剂。
最后,为了改善婚姻关系,我们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把自己最有魅力的时刻,不但展示在外人面前,还让自己的配偶看到,在对方眼睛中找到熠熠发光的自己,这算不算人生一大乐事呢?时不时制造一点小惊喜,在繁琐的生活中挖掘动人的精心时刻,二者如果能保持住对对方的兴趣,那么一夫一妻制和人类不忠的基因之间,就不存在冲突。
愿人类的婚姻生活,美满如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