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语故事:朝三暮四

成语故事:朝三暮四

作者: 墨殇一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4-14 14:01 被阅读0次

【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原指一养猴人以果子饲养猴子,施以诈术骗猴的故事,后用以比喻变化多端,捉摸不定,反复无常。

出自《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战国时期的宋国有位老人,他十分喜欢猕猴,家里养了好多,整天围着他转悠,和他一起玩,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左邻右舍都称他“狙(古书里指猕猴)公”。

狙公与猕猴相处久了,人猴之间的信息沟通就成了一种心领神会的交流。不仅狙公可以从猕猴的一举一动和喜怒哀乐中看出这种动物的欲望,而且猕猴也能从狙公的表情、话音和行为举止中领会人的意图。

因为狙公养的猕猴太多,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瓜、菜和粮食,所以他必须节制家人的消费,把俭省下来的食物拿去给猕猴吃。然而一个普通的家庭很难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来满足一群猕猴对食物的长期需要。有一天,狙公发觉家里的存粮难以维持到新粮入库的时候,因此意识到限制猕猴食量的必要性。

猕猴这种动物不像猪、羊、鸡、犬,吃不饱时仅仅只是哼哼叫叫,或者外出自由觅食。对于猕猴,如果不提供良好的待遇,想让它们安分守己是办不到的。它们会像一群顽皮的孩子,经常给人闹一些恶作剧。既然没有条件让猕猴吃饱,又不能让它们肆意捣乱,狙公只好想主意去安抚它们。

狙公家所在的村子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栎树。每年夏天,栎树枝杈上长出的密密麻麻的长圆形树叶,早已把树冠装点得像一顶华盖。这棵树下成了人们休息、纳凉的好地方。到秋天,栎树上结满了一种猕猴爱吃的球形坚果橡子。在口粮不足的情况下,用橡子去给猕猴解馋充饥是个好办法。

于是狙公对猕猴说:“今后你们每天饭后,另外再吃一些橡子。你们每天早上吃三粒,晚上吃四粒,这样够不够?”猕猴只弄懂了狙公前面说的一个“三”。一个个立起身子,对着狙公叫喊发怒。它们嫌狙公给的橡子太少。狙公见猕猴不肯驯服,就换了一种方式说道:“既然你们嫌我给的橡子太少,那就改成每天早上给四粒,晚上给三粒,这样总够了吧?”

猕猴把狙公前面说的一个“四”当成全天多得了橡子,所以马上安静下来,眨着眼睛挠着腮帮,露出高兴的神态。此时老猴子一声召唤,群猴一齐伏下身子,不住地给狙公磕起头来——它们是在向狙公谢恩哩。狙公看着这情景,也捋着长胡子高兴地笑了。

相关文章

  • 成语故事……朝三暮四

    成语故事……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原比喻聪明的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

  • 成语故事: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原指一养猴人以果子饲养猴子,施以诈术骗猴的故事,后用以比喻变化多端,捉摸...

  • 成语故事:【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里说,有个养猴子的人拿橡子喂猴子,他对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猴子...

  • 话说“猴精”

    众所周知,有一个成语故事叫“朝三暮四”。传说宋国养猴人狙公养了很多猴子,猴子能够完全听懂他的话,他对猴子的...

  • 成语故事新编-朝三暮四

    周末休息天,但孩子N多的作业需要完成,需要家长督促。 吃完早饭,妻子给儿子安排计划:早上先做数学试卷、数学习题本,...

  • 1月21日,星期日,天气阴

    明天因考试,今天儿子没上顶呱呱,在家把人文素养捋了一遍,然后把成语故事默写一遍,因朝三暮四中的暮又写成目,让...

  • 给孩子穿衣服像打仗?

    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如果仔细想一想故事本身,就会发现...

  • 亲子阅读打卡day9

    林汉达成语故事 明天考试,今天看会儿成语故事 希望考试顺利!

  • 守株待兔,兔会再来?

    今天领惠惠学习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也是她听了很多遍的成语故事。 当我提问说:这个农夫在这儿继续等待兔子...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有AABB的成语故事,比如说大大小小,快快乐乐,高高兴兴,最近我就学了三个AABB成语故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语故事:朝三暮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pt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