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出去吃饭,吃完饭路过电影院时已经超过八点。八点半有一场《绿皮书》,尽管没有好位置了也还是买票进场看了。

从电影院出来,飘在我脑海里的是这样一句话:酋长就是酋长,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酋长”一词是托尼面试完回来对太太形容唐时选择的词,因为贴切使人会心一笑。
托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唐为了保证体面,处处谨小慎微。两个人在性格上形成鲜明对比。托尼不是个规规矩矩的人,活得鲁莽而潇洒,这也是他会成为唐这趟南下同行者的原因。而唐,因为不是白人,努力表现得比白人更白人,从礼仪到笑容,处处精心到位,紧绷刻意。

这些天我时不时想起雨中唐的那一段独白。他脱离于黑人群体之外,白人又不可能真的认可他,于是世界分为三种人,黑人、白人和他。没有同类,没有归属,哇,那得是什么级别的孤独呀!最后圣诞夜托尼一家团聚的热闹与唐在那么大的房子里孤身一人的对比冲击力强劲。作为黑人,到这部电影完结为止,唐的平权抗争都没有取得太大进展。托尼的家人接纳的依然不是作为黑人的唐,而只是作为托尼老板的唐。
但是,唐依然是我心中的英雄。他明明可以留在本地赚更多钱的,可他毅然选择了南下表演,他在用他的方式抗争。他用他出色的演奏,用他体面的仪表,用他不卑不亢以卵击石的态度质问了一句“一直以来的就是对的吗?”可是,当英雄不易,而他又太过清醒,于是孤独便如头顶的一片乌云如影随形。加之他的性取向还是少数派,简直跟自己之外的世界格格不入。 不知道一个人何以承受那种程度的孤独呢。
此外,聊聊情书。唐帮忙写的信自然是诗意浪漫,使每个女生都陶醉。但托尼写的日常琐碎也是一种接地气的浪漫,谁规定浪漫只能是美景远方之类的难以触及的存在呢?何况一个糙汉肯写信本身就挺浪漫的。而最浪漫的是婚后离家三个星期在那个年代竟然是那么难舍难分,够牵肠挂肚写那么多信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