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公链和跨链类的项目,在此简单整理下(https://mp.weixin.qq.com/s/QmlLJ2i-ZgBAl9Bz80MP7g):
-
Cosmos:
-
跨链协议,基于Tendermint协议开发,由瑞士基金会Inerchain Foundation(Cosmos基金会)投资立项,于2017年4月6日结束私募,将于主网上线后登陆交易所。目前已经完成87%的开发工作,详情见:(https://cosmos.network/roadmap)
-
共识机制:POS共识机制
-
与Tendermint的关系,Tendermint是拜占庭容错共识机制,可以用各种编程语言开发。
-
代币:Atoms
-
-
Polkadot
-
帮助基于各条区块链上的应用和智能合约无缝的传输数据和资产。测试链的TPS达到1000,Parachain技术(类似Sharding)
-
亮点:创始人Gavin Wood ,以太坊主要开发者之一,也是Parity钱包的创始人。
-
代币名称:DOT
-
-
Interledger:
- The Interledger Protocol,Ripple使用的协议,作为跨链转移资产的协议层。
-
Ark
-
Lisk分叉链,在Lisk上做了参数调整,ARK共有51个节点(delegate)负责产生新区块,每8秒产生一个新区快。每一轮均由51个节点轮流产生新的区块。
-
可以在Ark上运行以太坊的智能合约
-
技术:DPOS共识机制&SmartBridges
-
-
Arcblock
-
非公链,协议层,让开发者的产品能在多种公链或者私链上运行
-
亮点:首席科学家Flacvien Charlon为彩色币创始人
-
-
Ontology
-
Identity和数据交易
-
NEO生态系统三巨头:Neo、Ontology、Onchain
-
Neo作为公有链专注于开发智能合约
-
Ontology专注于数字身份和数据交换的
-
Onchain作为主要境内法人主体,过去承担着政府类区块链项目的研发外包工作,如与工信部的对接。
-
-
-
Aion
是一个多层架构的,解决区块链可扩展性、跨链交互性等问题
-
Rootstock (RSK ):
-
RSK平台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比特币侧链,也是第一个和比特币双向锚定的开源的智能合约平台。(网址:https://www.rsk.co/?utm_source=trackico)
-
Lumino交易压缩协议,是RSK协议栈的关键部分。 Lumino 网络的基础,是一种类似闪电网络、使用 LTCP 协议的扩展网络。
-
Ginger是公开发布的开源测试网络,RSK作为运行做比特币区块链网络上的侧链,提供智能合约的功能,能够实现高达2000笔/秒的速度,高至20000笔/秒。
-
矿工通过联合挖矿获得奖励
-
RSK可以将比特币的交易容量扩容到远超过目前的状态。RSK扩展到每秒100个交易(与Paypal相同水平),而不用牺牲去中心化,也可以减少存储和宽带需求,使用概率验证和欺诈证明,还有区块链分片技术。
-
RSK不创造新的币,也没有预挖,因此没有投机的价值也不会与比特币竞争.
-
-
Wanchain
-
技术:环形签名+一次性地址+私密传输
-
智能合约:基于以太坊开发
-
代币名称:WANcoin
-
-
OneLedger
-
OneLedger是一种跨链的共识协议,通过建立侧链的方式,使用OneLedger的个人或者企业,能够轻松实现跨链交互。所有交互行为均在侧链上进行,这极大的提高了跨链交易的效率,有效的保证了跨链交易的安全性。
-
亮点:重量级项目Polymath ceo为One Ledger的天使投资人,也是团队顾问团成员之一。 和其他构造中继链条来实现跨链技术项目不同的是,Oneledger是以智能合约的方式访问公链账户账本,同时建立侧链,通过侧链交换账本信息,实现跨链交易。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