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说余梦》是一本看上去很厚的书,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这本书可以随时随身携带,偶尔翻看一下,让自己对相同的电影拥有一些不同的见解,还可以在午后的暖阳下,通过黄爱玲的笔触,去看一场自己没有看懂的电影。毕竟电影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而每一个人对于电影的感触又总是不一样的。
总觉得黄爱玲写的比较随性,因为就我自己而言,让我去写一篇电影的感触的时候,我会努力的将一整部的电影情节都思索一边,然后尽力的在一篇文字里去还原整个电影的节奏,却不曾想过,这样子的全面最后会不会造成一种文字上的负担。每次,总是会觉得写完了这一点忘记了那一点,但是让自己再去重复修改,又不知应该从何处改起。
而对于黄爱玲来说,把自己的随想还有感悟写出来,同时每一次都针对一个点去透析去感受,这就是最简单的事情。而对于很多相同情节的不同电影,偶尔的也可以放在一起思索,因为这说明这是一个时间段的故事,而这个时间段的感悟,总是会有些相同的地方的。虽然,每一次去看,都会再一次的产生不太一样的思绪,那么每一次都记录下来,做一个电影随笔小记,大概就可以了吧。
所以这本《梦说余梦》,是一本只属于黄爱玲的电影随笔集,因为是电影随笔集,所以每一个章节的篇幅都不会特别的长,她分析的是一个点是一个面,更是一个透彻,同时也让其他的人对于相同的电影拥有了不同的感悟,毕竟取长补短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的本领。
这一本《梦说余梦》,是黄爱玲一身最爱的电影的随笔,我不得不感慨,她看的电影是如此的多,让人觉得仰慕的同时又有一点羡慕。如何才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看电影,如何才能够在一遍又一遍的观看之后得到不同的以及更深的感悟,这是我现在努力的方向。
看电影是放松,看电影也是一种学习。人生,有时候如同电影一般变幻莫测,但是所有的电影又都来自于每一个人不同的人生的发展,因此当我们开始从身边的一切细微的观察并且记录的时候,也许我们就拥有了一个更细腻的心思,也就能够写出更加丰富的电影观感了。
现在电影挺多的,但是对于经典却永远都是看不够的。有时候,一部电影被不停的翻拍,我们可以从从不同的版本中看到不同的人生。而这感悟里,总是会有不一样的情感,留在我们曾经记录的时光里。有时候,忽然不知道看什么电影了,我从书架里取出这本《梦说余梦》,随意的翻阅着,看看黄爱玲会指引我去看哪一部经典的过去。
《梦说余梦》不仅仅有电影的感悟,还有各种相关的故事和过去。那是一个不属于我的时代,那是一个也许从网络里都无法查探到一切的时代,所以再这璀璨的电影世界里,唯有用文字去记录,才能够一直的流传下去吧。我想发着呆,让屏幕里的电影人物在我的脑海里生存下去,然后我看着《梦说余梦》里的剧照,一点一点的去透视那个时候的黄爱玲的生活,然后把这本电影随笔集,消化成自己的梦境。
不知道看什么了,翻开《梦说余梦》之后的我,打开电脑搜索起了一部又一部可以反复观看的经典影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