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儿陪伴,重建自我:《当我遇见一个人》

与儿陪伴,重建自我:《当我遇见一个人》

作者: 蝶飞love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23:39 被阅读21次

《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读后感。

作者李雪心理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多年,她以自己的成长问题来阐释问题的真相,解读生命的本质。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母亲,只要爱自己的孩子,让她健康快乐成长就可以了,在陪伴女儿的时间里,我发觉该如何做给我产生很多的疑问,面对诸多的事件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把自己认为对的让她知道和理解就可以了吗?优质的陪伴是什么样的?她难道就是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孩子其实什么都不知道,全在大人教,等等。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我的认识世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重新构建我的教育理念。

这本书从五个部分讲解,觉察内在的自己,与孩子划清界限的陪伴,与孩子的沟通模式,内在真正需要的爱,最后一部分算是一个总结,富养自己,拥有丰盛的人生。在与孩子的陪伴成长过程中,对于母亲的自我重建是个修行的过程。

一个人被真正的看到了内心世界,才能说明这个人是存在的,一个真正的人的存在,才是生命的意义。

第一部分:母婴关系是孩子未来人格建立的基础。

真正的母婴关系的存在方式: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以及及时的关注和回应。

在婴儿睡眠问题上父母该做到的:在婴儿哭泣时,给予安全舒适的环境氛围,让婴儿感觉到安全,才能安然入睡。哭泣是婴儿表达内心情绪感觉的方式,应被呵护,陪伴,被充分允许。

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根源:父母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使孩子深信自己的需要会被满足,而安心等待。

孩子经常活在当下,天然会享受当下的乐趣,当玩够了,孩子会放下。

父母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就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会成什么样,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是孩子成长的方式,那么,未来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在你对待孩子的同时,觉察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内在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按内心自己的需要去对待自己和观照,以及尊重它的存在,你就会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最后,回归到尊重一个人的真实存在,让你和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

第二部分:父母应该保有的育儿态度

最好的教育是尊重他自我教育的过程,持有不打扰的态度,尊重孩子内在成长节律的存在,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去体验属于他的无限可能。

规则的建立基础:尊重孩子的感受,当孩子的感受得到允许存在和发展时,自然而然会去做,这样才会始终都去遵守建立的规则。

智力的发展来源于体验,感受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感受活着的意义。

好习惯是内心的一种选择,是喜欢和愉悦感而自发形成的行为,比如读书,因为读书能使我快乐,从而喜欢,时间久了,就有了读书的习惯。

正确处理孩子的欲求:让孩子内心富足的关键是父母不评判孩子的欲求,让孩子知道他的欲望是可以存在的。如果经济受限,父母可坦诚告诉孩子,你的需要我听到了,它很重要,很美好,只是我现在的经济能力有限,不能满足你。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孩子获得什么感受,就会如何感受外在的社会。尊重一个人的存在,视一个人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及成长规律,由它自我主宰和成长,才能长成它本来的样子。

第三部分:童年的沟通模式形成未来的关系模式

健康的童年沟通关系的建立: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及时回应和关注;确认孩子的感受,与孩子产生自然的情感呼应;对于孩子的欲求,父母可以拒绝,但是不可有评判;真正的陪伴是接纳孩子。

生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自己的童年生活会显现,真诚面对,才能看到孩子的存在。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第四部分:内在需要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自我界限的建立:形成个体化的自我,需要母亲大量的亲密回应与抚慰,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始终都是存在的,从而形成自我存在。

真正的爱是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尊重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孩子无须为父母的选择去承担一切后果,大人和孩子的世界是分开的,干涉到不该进入的境地都是会产生负担和痛苦的,也是无法体验生命的真谛的。

父母没有能力真正看见孩子,但孩子依然可以自由成长。随着自我认知的深入,当阴影逐渐被觉知照见,我们的内心不再分裂,不再痛苦,而是全然接受父母的一切举止,更加接纳不完美,在逐渐成长的自己。

控制欲,在家庭中是那么常见,以“爱的名义”加固住一个人,确切的说是一个人的感情。控制欲的根源是婴儿期的存在感没有建立起来,成人后以控制他人来追求存在感,更无法看到真实的自己的存在,也会看不到他人的存在,成为了一个轮回的痛苦。控制欲的父母要开始有觉察自我的意识,想清楚这是自己的事还是孩子的事。同样身为被控制者的位置,也会带有控制的欲望,通过反控制,不接受被控制来打破这个控制的局面。

家庭的秩序的存在,会让爱和幸福更加泉涌不断。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要分开,孩子该体验童乐,父母该体验成人的感情爱恋。当秩序混乱时,感情也是混乱的,那么一个家中每个人的心灵也是凌乱和不安的,“妈宝男”一度盛行,一个男人该有的生存气场都被情感勒索了,再次在新的家庭腐化生活。

第五部分:富养自己: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丰盛的人生

真正的富养是心灵和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

如何给孩子创造丰盛的人生:听见孩子的欲求,看到孩子想要的;及时回应,当下完成;诚实回应,不加评判的认可他的需求,能满足则满足,不能则可诚实回应;无条件给予,不限制孩子的欲望。

如何给自己创造丰盛的生活: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欲求;当下创造接触,让欲望被满足,满足自己想要的体验;满足后退回,体验之后自然退回。

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丰盛的人生,活出一个生命的独特性,跟随吾心,体验生命的色彩和精彩。

母婴关系是一切关系建立的基石,关系的建立在于父母对孩子存在的态度以及方式,让孩子以什么样的姿势成长,从而形成孩子一生的存在模式。从生命的起初开始,一个人,一个真正富有生命的个体存在,它的生命轨迹应该是身为一个人的样子来展示生命的存在,让生命的能量自然流动,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一个只属于自我的生命形象存活着。生命的意义,成为自己。

这本书真是刷新了我的思想,当我换位思考,看到我的内心世界的想法时,我才感受到我的孩子会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我爱她,我才知道怎么才是爱她,才能让她健康快乐更加有智慧的成长,让她开启自己的生命旅程。

相关文章

  • 与儿陪伴,重建自我:《当我遇见一个人》

    《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读后感。 作者李雪心理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多年,她以自己的成长问题...

  • 母亲的福气

    文/ 微微陌 当我们正在最好的年华,遇见谁都是幸运;当我们困在最坏的年纪,任何的陪伴都是福气。 清儿的父亲叫会鹏,...

  • 当我儿遇见围棋后

    孩子的成长,我真的不敢想象。 在我儿四岁四个月前,没有报过任何的课外班,幼儿园的特色也没有报过...

  • 遇见与陪伴

    遇见与陪伴 山高/图文 有同学的地方, 无论是闹市还是乡村, 都是景色最美的地方。 一莫言《同学赞》...

  • 2022-04-14

    阅读《生命的重建》,开启对内探索! 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能自我...

  • 《当我遇见一个人》——就注定了我们特殊的缘分

    文/沉淀 原创 遇见李雪老师的这本书《当我遇见一个人》,纯属意外+巧合。我无意间看到,封面上那个男孩的照片,和我儿...

  • 宽容应当被宽容的,比如母亲

    成长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剔除与重建过程,当我们开始理解很多问题的另一面时,宽容的字眼就显得格外突出与需要,终究有一天,...

  • 感恩遇见

    遇见的都是天意拥有的都是幸运 2019冲鸭!感恩遇见,感恩陪伴。感恩自我的努力成长。

  • 重建与自我的关系

    有时候,限制我们走向成功的,不是别人栓在我们身上的枷锁,而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设置的局限。高度并非无法打破,只是我们无...

  • 2019.4.20

    在自我感遇到危机、自我怀疑严重、自我印象崩塌之后的废墟里,一个人要怎样重建自我的力量? 就是在安静中感受,找到那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儿陪伴,重建自我:《当我遇见一个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mc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