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 周四
亲爱的L:
近来随着女儿高考过去,志愿已定,我的生活渐渐回归平常。今天她跟着哥哥一家去重庆上海玩已经快一周了,之后哥哥即回米国。
中国人是如此看重儿女教育,自高考分数出来,似乎周围都在议论这件事。小区、单位里熟识的人都会问起。这已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家里孩子爱读书,书读得好,考上好大学,总是让人津津乐道。周围也总有例子说明,孩子没有好好读书,即使父母再成功再有钱,也是一个丢不开的烦恼。毕竟国人家庭、亲情观念太重,总归难以完全放手成年子女的生活,孩子没有读好书,父母也多是自责的,孩子过得不好,将来也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受累。
这就是小城生活的现实。小城里的父母们真是一心扑在儿女身上以儿女之事为一生牵挂的一群人。像一串串的套娃,没有一个是独立的、有完整内在的“个体”,内心里全部都装着另外一个人。好像拿掉了这个人,自己就成了空洞了。我真的不愿意自己是这样的父母,尤其是女儿18岁考上大学之后。
我希望自己尽快开始独立而充实的新生活。过去的这18年我用了很多心力陪伴她,有时也批评她,让她修正自己的失误;而现在她已经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将去读她最喜欢的专业,开始她自己的人生;往后,我要努力调整心态,像对一个知心好友一样,尊重她,关心她,而不绑架她的观念,控制她的生活。
我相信她会有最适合于她的选择,她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我要将更多时间用于读书,学习,写作,运动、旅行,学习做一个新妈妈,尽力去摆脱小城里传统的套娃式的家庭模式,我不会去干涉已经成年的她的生活,而只是倾听她,在她需要的时候帮助她;我会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跟她成为一对平等、独立而又互相信任的母女。
对女儿,这也应该是她乐于看到的吧,我希望自己能抵挡小城生活可能在脑中潜移默化生出的狭隘的偏见和短视,尽力减少功利性、目的性的考量,尽己所能,活得达观,敞亮一点,有勇气专注去做自己的事情,让女儿少一些世俗的阻力,放开束缚,活出自己。
这几天都在想这些了。祝你安好,亲爱的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