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上海老街系列
12.逐渐消失的上海老街—南汇川沙老街(2)

12.逐渐消失的上海老街—南汇川沙老街(2)

作者: 逍遥无相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08:29 被阅读68次

        川沙公园、川沙古城墙公园

        前篇已经叙过,我是从二号线川沙站下车,穿过川沙公园去川沙老街的。川沙公园其实并不大,面积5.2万平方米,公园建成于八十年代中期,历史并不长,公园的主要景观就是一座鹤鸣楼和其旁边的双谊桥,鹤鸣楼比较醒目,远远的就能看到它,旁边的双谊桥是一座三孔拱桥,桥型也比较漂亮,也说不上桥有何特点,只是觉得桥很漂亮,我把它叫做头肩式三孔拱桥,还是直接上图比较直观。

川沙公园鹤鸣楼 川沙公园鹤鸣楼旁的双谊桥,此桥的特点我叫它为头肩式三孔拱桥

        川沙公园的景色还是比较幽静的,建造时就是按照江南园林的风格建造的。由于是匆匆走过,并没注意还有德园楼和园外楼。很遗憾的是鹤鸣楼大门紧闭,并不对外开放,否则登高鹤鸣楼,俯瞰公园全景,那又是一番心情。

川沙公园竹景

        古城墙公园是一个狭长的公园,估计是为保护一段不长的古城墙而建,位于新川路东城壕路上,里面是一段几十米长的古城墙,城墙上有岳碑亭、魁星阁和古炮台,城墙另一边是一栋敬业楼。岳碑亭内有块青石碑,碑上刻有岳飞的一首七绝诗,这块青石碑有近二百年历史,几经迁移,最终被安放在现在的古城墙上。

川沙古城墙公园里的岳碑亭 川沙古城墙公园里的魁星阁

        川沙古城墙上的魁星阁建于一八四九年,毁于文革时期,八十年代末期重建,是一座高三层的宝塔型建筑,六面飞檐翘角,是当时川沙的最高建筑。据我所知,上海目前有三座魁星阁,另外二座一个在南市的文庙里,和川沙的魁星阁一样,三层宝塔型,六面飞檐翘角;一个在嘉定的汇龙潭公园里,是一个二层四方形的建筑。川沙的魁星阁还有个传说,据传魁星阁有个葫芦型塔顶,为保一方平安,建塔时在葫芦里放置了一颗宝珠,名日定火珠,自魁星阁建成后,川沙这个地方从无火警发生。

当年抗击倭寇的古城墙公园内古炮台 一段几十米长的古城墙

        敬业堂建于一八三四年,是一栋木结构的歇山式建筑。过去,敬业堂作为观澜小学的礼堂使用,后改为教室,八十年代后期,学校改扩建校舍,敬业堂原样迁建古城墙畔。古城墙与其墙上的古炮台,见证了川沙人民抵御倭寇入侵、英勇奋战的光辉历史。

川沙古城墙公园内的敬业堂

        古城墙一墙之隔是观澜小学,观澜小学有近一百七十年的历史,最初为观澜书院,后改川沙小学堂,再几经易名,于零四年最终更名为观澜小学,学校门口的校名是黄炎培先生的手迹,不过令我疑惑的是,黄炎培过世于一九六一年,而学校最终确定校名为“观澜小学”的是在二零零四年,难不成黄炎培的“观澜小学”的手迹是拼凑起来的?

观澜小学门口的黄炎培手迹:“观澜小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逐渐消失的上海老街—南汇川沙老街(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nr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