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参与共读,没有读内容,但是在听的过程当中会给人新的思考和启发。
1.学习的四个建议。
这4个建议觉得适用于所有的学习。
不做研究者要做践行者。特别是我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这本书的诞生有它当时的历史性和个人的学识等各方面,今天我们学习它并不是要研究出它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而是在读的过程当中觉得对自己有用的,能触动到自己的,能够影响自己接下来的做法的要践行。只有行动当中才能深刻的领悟到它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知行合一,肯定是要有行动的。
不做评判者要做克己者。作为一个学习者,虽说我们要带着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一件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在思辨的过程当中要反思自己做到了哪些,而哪些是需要自己提升的,哪些是需要自己克服的。
不着文字相要做体征者。学习经典难免会陷于咬文嚼字之中,非得弄明白字词的含义,句子的倒装或者是解释等。其实学习大可不必这样,可以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有时候其实更多的是有所感悟,有所体会,在这里没有唯一的解释,有的是自己对它的理解,只要有一词一句触动自己,就是收获,或许对它的体会和它最初的本意也未必是完全一致的,只是自己读的时候,此时此刻此景的一种感受而已。不要去追求标准答案,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痛快淋漓的亲近文字。
不惧圣人同要做足色者。有些道理或许一生也难悟得到,即便如此,也不要苛求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读懂了多少就是多少,哪怕只有一点点的体会和感悟对自己来说也是纯金的,不掺杂质的。
2.陪伴和感恩。
能有这么一群人相互陪伴,共同走过一段历程,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真的是无价的财富。特别感恩每一段旅程当中相伴左右的人,是你们给了我前行的勇气和动力,能够让我一路坚持走下去。
3.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也许在以前我会认为努力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而现在我会觉得我很幼稚,因为一个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这个社会上的,他是在群体当中生活的,作为学校的一员,努力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体现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这个集体做了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是为谁工作的呢?不仅仅是为个人,所以要学会顾全大局,要学会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待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首先重要的是态度,其次才是能力,当我们全身心认同这件事情的时候,才会更大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才会更加自觉主动自愿的去承担高效的完成任务。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全局观,而不要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壳里面,背着沉重的壳去上路,还埋怨周围的人看不到你的努力。
4.既然付出了时间,既然这个时间段交给了共读,那么就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尽情的来感受它带给自己的感悟吧。
最美的样子是什么样子?还真的不知道,但是我希望自己是越来越平和,越来越从容的,做一个让人舒服的人,能在不动声色间释放自己的善意,不张扬,又恰好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