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观视界疼痛说民俗
人文摄影|纹面女,世界欠你们一个永恒的镜头

人文摄影|纹面女,世界欠你们一个永恒的镜头

作者: 另眼观视界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10:09 被阅读113次

你见过什么样的云南?是风情独到的大理古城,还是悠游自在的双廊古镇?是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还是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用14天的时间,带着一份浓烈的好奇心,走入了独龙族的故事。前往平时从未到达的地方,探索专属纹面女的奇观。

但愿你的目光停在这一刻,独龙族纹面女的故事,也许能给你一丝触动。

本文摄影原创易蕊:我奋不顾身,只想用镜头,留住这最后一代纹面女的真实写照。 本文导读堇陶:难以被现代人理解的纹面文化,在她们脸上烙下了神秘,现在让我用文字,与您一起探讨纹面女的传奇故事。

“你来云南想拍什么?”

“我喜欢拍人文,想辞职的几个月在云南拍些人文。”

“你去了哪些地方?”

“大理、丽江... ...”

“这些地方已经没有真正的人文了...想拍人文,就要去独龙江,去拍那里的独龙族...那些原始部落的纹面女!只有人少去的地方才有真正的人文!”

就在那一瞬间,我对独龙族幻想了很多很多,神秘感和一丝未知的恐惧笼罩着我。深觉自己所谓的人文太肤浅,于是当下决心一定要去到他说的地方,去进行真正的人文摄影。——摄影师易蕊

独龙江位置示意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居住着一个独特的少数名族--独龙族。

这是一个与世隔绝、因为女性“纹面”才为外界所知的民族。这个被史书称为“太古之民”的民族,至今保存着最完美的原生态环境。

在这里,你会惊讶于看到一些脸上描绘着黛青色图案的“纹面女”,这些图案有如金字塔上古埃及文字般的神秘,深深地嵌在饱经岁月风霜洗礼的妇人脸上。

纹面,独龙族称“把度如”。过去,独龙族的女子都在7到15岁时,由父母或者未来的公婆安排纹面。

纹面一般都在冬天进行,因为纹面所用的刺藤(独龙语称“琼桂绑呵”)生长在冬季。而纹面师也都要提前一天做好准备。


纹面是一件极痛苦的事。

纹面时,少女先洗脸后直卧躺于地,一妇女用竹签蘸锅烟水在少女脸上画出图案,以小木棍不断敲击一根荆棘上的硬刺,从上至下地依图案刺戳破脸庞,再用锅烟或一种深色的草汁,反复揉擦刺纹,让其渗入皮下。一周左右,红肿消失,青蓝色的纹样便永留脸上。

她们当中,没人知道这一习俗起源于何时,也说不清图案的寓意,只知道这是祖先留下来的传统,她们甚至无法评价自己脸上的图案是美还是丑。

当少女长到十二三岁时,便要纹面,以象征成年。

纹面的习俗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它有很多传说:有的说是为了分辨男女,有的说是为了好看,有的说是为了不被人抢去为奴,对蝴蝶图腾的崇拜亦或是死去后可以跟灵魂相认...

但这毕竟是传说。

带着这个不解之谜,我踏入了寻找“太古之民”的旅程,想亲身寻找答案。

绕过一个又一个山头,终于到达独龙江乡最北端的雄当县,我在独龙江采访到的纹面女有3位,她们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

在拍他们的时候,其实是很自然的。

当我走进那个叫雄当的村子,迎面坐着一位老奶奶在织独龙布,我苦苦寻找的人原来就在我眼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是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于是我静静坐在老奶奶身边看她织布,跟她打招呼,她看着我笑了,没有一丝一毫的防备心理。而那种笑容顺着光浮动到我眼里的时候,我觉得太深刻了!

那种在静静空气里的无声语言仿佛在说“姑娘你从哪里来,我家就在这里,你不用拘谨,欢迎来我家。”

温和里透漏着腼腆,淳朴,与世无争,却又舒服到我的骨子里去。

此时,我希望自己的镜头,可以捕捉到她们生活纯粹、原始而又单纯的点点滴滴。

1999年9月9日,独龙江公路正式贯通。在国家的扶持下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都得以改善。他们告诉我,他们的生活相比以前,好了太多。

家里电器也都比较齐全。我住的这家甚至备有WIFI。甚至可以说,是从原始部落直接进化到社会主义。

面对外界来客的好奇,她们从来不把自己当明星,每天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们辛苦劳作,勤劳质朴,她们也知足常乐。

我想,是世人把她们看的太过神秘太过独特。

其实,当你真的走近她们,她们再真实不过了。当我拍这位纹面奶奶时,她就走在我前面,带我去树下摘掉落的果子,对她们来说,浪费一个都可惜。

次日清晨,雄当奶奶就已经为我准备好了温热的早餐。随后,我跟着她一起去教堂,却在这里遇到了第三位纹面奶奶。

她们给我第一印象是神秘的,粗犷的。但在这短短的几天相处里,我发现她们真实,坦荡,善良,乐观,好客,淳朴。

我面对面地跟独龙纹面老人交谈,虽然有语言障碍,但是简单的沟通并不难。

语言是获取信息的工具,但是在面对一个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个体的时候,在感觉层面上,我觉得这比用语言所能理解她们的要更多。

尤其是这几天与跟纹面女的接触中,我似乎找到了“纹面之谜”的答案——这个更加深刻却平实,更加贴近我们生命,贴近人性的解释。

我发现,当外人看到的纹面的“特殊”,对她们来说,却更像是一种美的元素!就好比都市人群中的纹身,它是一种标识,一种烙印... ...

事实上,她们本身是非常爱美的。我遇到的纹面女当中,其中有一位是在这一习俗在废除之后纹的面。

纹面的初衷便不仅仅是“防止外敌”那么传奇了,当我们把纹面当做女多人为了追求美而在身上纹身的行为来看待时,这样的纹面更像是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事!

然而,得到这个答案的我,并未欣喜,反而有所叹息。

自1949年废除纹面习俗后,纹面女逐年较少。目前仅剩20多人。在她们其中,最年轻的纹面女已经六十多岁,年纪最大的则超过九十岁高龄。

2013年10月,独龙江的最后一位纹面师齐乃患重病去世,这意味着古老而残忍的纹面技艺彻底绝迹。如今,独龙族的年轻女性早已不再纹面。

但至今老一辈的独龙女仍是纹面文化的活化石。但随着最后一代纹面女翻页,“纹面女”即将在这个世界消逝。

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步伐,也无法扼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她们与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却保存着一种原始的回归。

我可以做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无比尊重和包容的姿态,接纳她们,了解她们。

尽我微薄之力,给纹面女们一个永恒的镜头,记录真实,分享你我。

观者说

本刊小编Linda:纹面起源说是为了祛病消灾,或是为了防止别族抢掠。女子一直恪守纹面习俗。但是时代变了,村里的人对外交往,务工等,逐渐不再纹面。起源是为了生存,失落也是为了生存,都是为了适应时代,只剩下一群年老的妇女,她们也要生存,但时间洗不掉的是脸上的纹路,吸引八方来客,诠释它们最后的价值。

心理咨询师小强:也许纹面女最终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透过那些风格迥异的纹面图案,我们看到的是她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对自我的接纳。我想这些都是她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接纳自己的美好,认可自己,微笑着面对着生活,活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美丽人生!

赤子:作为现代城市人的态度,会觉得纹面是一种落后的风俗,意味着闭塞,可能还有对女性的禁锢,其实是有一点点不太赞同的。但这与和艺术创作、文化典籍、诗歌艺术不太一样,因为它好像没有带给我美的感受。但它又确实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反应民族文化,是有深度和历史感的。

网友南海渔民:纹面的交织大概是一种表达,有时候来自爱的矛盾虽不如来自恨的矛盾厉害,但是对来自爱的矛盾大部分人没有办法,只好在无穷的矛盾中消磨人性。人们往往不知道爱也会带来恨,这是很多的悲剧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 ...

仅以此文,献给此时手机屏幕前的你。尽微薄之力,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即将消逝的纹面女!

相关文章

  • 人文摄影|纹面女,世界欠你们一个永恒的镜头

    你见过什么样的云南?是风情独到的大理古城,还是悠游自在的双廊古镇?是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还是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

  • 纹面女

    探秘中国最神秘,贫困的民族 我今天看了一个vlog,是关于探秘中国最偏僻,神秘和贫困的民族-独龙族的。 在独龙江元...

  • 摄影师单身的原因原来是这样。。。

    “你们摄影师干嘛总是买镜头啊” “对啊,几个镜头不就够了吗” “对啊,镜头不是都一样的吗” “一个镜头可以买好多口...

  • 总结丨我的摄影之路之2014

    我很喜欢记录生活,喜欢用镜头去扑捉看到的世界。对于我来说,摄影的魅力之一就是每一个定格的瞬间即是永恒。 你所记录下...

  • 总结丨我的摄影之路之2013

    我很喜欢记录生活,喜欢用镜头去扑捉看到的世界。对于我来说,摄影的魅力之一就是每一个定格的瞬间即是永恒。 你所记录下...

  • 关于摄影

    对于美得追求,相信大家都不尽相同,镜头下的你们,镜头下的风景,镜头下的大海,关于摄影,谈点人生感悟!

  • 全世界欠我一个男朋友

    全世界欠我一个吴聘,欠我一个何以琛,欠我一个李大仁. 我的男朋友们 你们在哪里

  • 印度摄影师镜头下的“人文摄影天堂”,用肖像的力量传递风情与信仰

    Joshi Daniel是一名印度的摄影师,他的人文肖像摄影精彩而丰富,他富有力量的镜头把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呈...

  • 学摄影(1)

    我一直喜欢摄影,尤其喜欢微距镜头下的微观世界。最近在网上报了一个手机微距摄影课程,课程再加两个镜头也就花了四百多元...

  • 你知道吗?插画和摄影,是天生一对!

    我们看过很多大师级摄影师镜头下的世界,也看过很多插画师笔下精美小巧的世界。 可是,当一个插画师爱上一个摄影师,他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文摄影|纹面女,世界欠你们一个永恒的镜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mv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