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雨下了一夜方停歇,据天气预报,接下来这一日是个晴天。因为心念念着去看梅花,所以醒来就有了赴约心情,晨光熹微时听到隐约的鸟鸣,探梅的兴味就盎然了起来。
二十四番花信风,始梅花,终楝花。从小寒至谷雨,共八气,一气又分三候,每候应一种花,小寒一候即是梅花。惊蛰前日去探梅,这样一算时间,我与梅花之间隔了一个雨雪霏霏的冬天。
以往所说起的、所见过的梅花,总是与冬天相关。
读书时背诵课文,未知其深意地记下些关于梅的诗词。 “凌寒独自开”、“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颂的是梅的品格:坚毅、高洁和孤芳。
那时天真做少年,哪里尝过寂寞滋味,又何曾遭遇过什么寒彻骨的摧残,说爱梅的“坚毅高洁”,都是纸上谈兵,并没真正懂得坚毅的气力和高洁的珍贵。
成年后,经历了一些人事的变故,闷声忍耐过,悟出一点坚毅的不容易。见过庞杂面孔读过一些人心,才领会到高洁品质的好。从而懂得一点,诗人写梅花时的衷心。
因此,对梅花的喜爱多了一点。

然而喜爱归喜爱,若以花喻人,仍不愿意做人群里的梅花。
见过雪天里的寒枝参差,红梅在雪光里摄人心魄,是美啊,但是多孤清。
我热爱柔情啊热爱浪漫,并不情愿做一个寂寞开无主,凌寒独自开的人,只想身处春天,想闲静着、笃定的,做一个被人温和簇拥的人。
在春日里出行看梅花,这是第一次。
一腔欣欣然,我们取票入园。百余盆梅花桩景一路相迎,大都是盛放着的红梅,虬枝峥嵘,显得精神。枝干弯曲折旋,坚硬,因为坚硬,所以显得有些年岁的古老感,不是那种,让人一见就会小心呵护的花。
我们走走停停,或许是时辰较早,又微雨朦胧,植物园里行人很少,道路更显幽静,春山与树冠雾气迷蒙,蓝歌鸲在我们身旁的草地上慢悠悠啄草,待人走很近了,才振翅飞走,像在山谷。步转回廊,一岭的梅花涌进视线。
千枝万蕊,一望如雪。大规模的梅林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很具体很直观的美,完全不是凌寒独自开的寂寥。远远望过去,漫山坡的皑皑雪色里,晕染着一团一团的柔粉与绯红,轻柔朦胧得像云散开在枝桠之间,绵延不绝势若雪海。浮香阵阵,是有香气的雪海。
就在那一瞬间,想起“香雪海”三个字。

去年初夏,在苏州旺山景区,我在茂林修竹间忽然想到古人说的四君子,便问同行的苏州摄影团队,“苏州可有什么看梅的地方?”
有个姑娘轻轻地答,“有个香雪海。”
当时忙着,没来得及细问,后来也一直忘了去查询。
此刻面对这溶溶浩荡的梅花,联想到的文字对应上记忆,我连忙掏出手机输入“香雪海”三个字,一张张温柔迷漫的梅林图弹跳出来。
原来每年早春天气,苏州城西邓尉山麓上,都有一场漫过天日的梅花,因花开胜雪香气弥漫,故名“香雪海”。
你看,关于梅花,也不全是坚毅、高洁的歌颂,也有关乎温柔、浪漫的铭记。

这个时候的人间景致,尚未春和景明,梅园里游人很少,视野很美,因此看梅更接近于一种美学欣赏。飞绿萼清雅,宫粉柔和,骨红烈焰,白梅皎洁。枝干遒劲,像藏着一股力道,有诗人写“力斡春回”,实在是精确。这是在雪天里所无法赏到的景致。而且,雪天冷啊,一心回家,而春日看梅,人是从容的,可缓缓归。
是的,春天从此刻就开始,让人想慢下来、缓缓归矣了。这世间的梅花,从来都不应该因为傲寒而美,更应该在于,它既可在冬日里幽静着高蹈着,也可以跨过雨雪霏霏,笃定地、成为春天里的第一树温柔。
这才是梅花的心气。
去年岁暮,我和两个桃子姑娘约了一起吃饭,三人对坐,一捧梅花在侧,很有丰子恺画作里“小几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原诗句来自清代诗人何钱《普和看梅云》)”的意境,寻常小聚会立即显得风雅了些。人的心境也略有不同,不自禁地指梅为约,许下一些颇有精进意味的事情。就像“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昔年有了梅花,寻常窗变成了绮窗,今日有了梅花,寻常聚会,说是风雅之约也无妨。这是玫瑰、郁金香一类的花材,所给不了的气力。
这是梅花才能给的气力。
梅花身上的那点高韬、笃定和清雅,放到人身上,也是多么珍贵的心气。值得你我,心心念念,为之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