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方哲学(一)

西方哲学(一)

作者: 张歆琳 | 来源:发表于2017-09-12 17:14 被阅读76次

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最早的哲学家如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广泛地认为是哲学的奠基者。他们喜欢思考并探讨一些形而上的东西,比如人到底为何活着?什么是自由?世界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的?后来人将这类形而上的问题起名为哲学。

经过古希腊后,由于宗教的兴起,哲学界度过了一段黑暗期。因为宗教一直都有偶像崇拜情结,尤其是西方宗教,总有个仁慈的上帝在关爱着这个世界。但哲学家问的问题,比如“如果上帝是至善的,那上帝为何能允许世上有罪恶存在?如果上帝创造了世界,那上帝是从哪儿来的?”等问题,经常惹怒教会。各种迫害,放逐,绝罚等就不多说了。

这段宗教控制的黑暗期,随着印刷术的普及渐渐告终。你可能有疑惑,印刷术?没错,对中世纪的西方教会来说,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某个人物提出什么深刻的思想,而是万万没想到的印刷术。在此之前,圣经等书都是写在牛羊皮上的,非常非常的珍贵,只有主教能有机会看到圣经,因此教会垄断着对宗教的解释权。随着印刷术的兴起,使得普通人也有机会接触到圣经,导致了教会的话语权被削弱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当教会的力量渐渐削弱,一直处于社会边缘的哲学家们终于可以渐渐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了。我们看看有哪些伟大的哲学家。先登场的是笛卡尔。

笛卡尔

笛卡尔怀疑一切,如电影《楚门的时候》《黑客帝国》一般,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活在梦境中?你怎么知道我们所生活感受的世界是真实的?

笛卡尔想来想去真想到一个。他想,不论再怎么怀疑,首先“我怀疑”这件事是确定的吧?那么只要有了怀疑的念头,就说明“我”是肯定存在的吧?“我”要是不存在就不会有这些念头了。这就有了名言:

我思故我在

当然很多后人曲解了这句名言,曲解成“我存在是因为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就是思考”。这些解释都是错误的,起码是不符合笛卡尔本意的。“我思”和“我在”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推理关系。即“我思”为真,推理出“我在”为真。西方哲学的精妙之处可见一斑。

笛卡尔想“我思故我在”,因此“我”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我在怀疑,因此我是不完满的,完满的东西是不会怀疑的。因为我意识到了我是不完满的,所有一定有一个完满的概念,对吧?否则我就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不完满的。既然有完满的事物,且我肯定是不完满的,那什么事物是完满的呢?只能是上帝了。笛卡尔又想,既然上帝是完满的,那上帝一定是全知全能全善的,一定不会骗我,不会让我生活在幻觉里,所以我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笛卡尔证毕。

笛卡尔知道自己的意识存在,但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存不存在,这里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他把我们讨论的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一个是心灵之外的部分。这种观点叫“二元论”。心灵一个元,外界一个元,两元相互独立,相互影响。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是笛卡尔的继承者。笛卡尔的哲学体系有深厚的数学背景,具体来说,就是先找到一些不言自明的公设,在这些公设基础上,推理演绎出哲学体系。但笛卡尔想法虽不错,具体工作做的不够好,斯宾诺莎完美地实现了这个想法,他最有影响的著作叫《按几何顺序证明的伦理学》,简称《伦理学》。翻开看你会崩溃,都是定义1,公理2,命题19:因为XX(根据公理1)乃是XX(根据定义12),所以XX(根据命题6),此证。没有强悍的逻辑思维,根本看不懂。

我们简单地看看他说了什么。首先要找不言自明的公设对吧?笛卡尔把一切都怀疑了,我们需要找一个绝对不可能被怀疑的东西作为公设。这个东西绝对存在,它自己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不依赖任何外物,斯宾诺莎称之为“实体”。

“实体”不会被任何外物摧毁,否则的话,实体的存在就要依赖于“外物不去摧毁实体”,违反了它不依赖任何外物的假设。因此实体肯定是永远存在的。类似地我们还能证明出实体是唯一的,不可分的,无限的,完善的。

这就等于说世间万物,我们每个人都是实体的一部分,也正因为我们都只是实体的一部分,所以我们都不是完满的。这么一个永恒,无限,不可分,绝对存在的实体是什么呢?就是上帝嘛。简单地说,世间万物皆上帝,我们自己都是上帝的一部分。这很像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继续证明。他提出的公设是这样的:物质能占据空间,只要能占据空间的东西就能被分的更小,物质无限分下去,最后剩下的一定是不占据空间的东西。而不占据空间的东西,就不能是物质,只能是精神。所以一切物质都是由精神决定的。

莱布尼茨将这些不能再分的,不占据空间的东西起名“单子”。和斯宾诺莎分析实体的方法类似,莱布尼茨用逻辑推导出每个单子都是不同的。因此说出了一句名言:

世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

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为代表的数学派,被称为“理性主义”。但虽然都是理性主义的代表,结论却相差很大。斯宾诺莎认为世界所有物体都是一个整体,而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是由一群极小的精神所组成。

“理性主义”运用数学来推理哲学,后人只要按照逻辑规则,修改补充前人的成果,这样哲学会越来越接近真理。人类找到哲学的终极答案不过就是时间问题了。但有人不服。不服?谁敢挑战由全体数学家作后盾的“理性主义”?是科学家们…(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一份从入门到高阶的哲学书单

    《西方哲学史》张志伟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伯特兰.罗素 《西方哲学史...

  • 《中国新哲学之东岳哲学》——怎样才能全观西方哲学的核心?

    怎样才能全观西方哲学的核心? ———要以解决西方哲学从未解决的问题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西方哲学或论述西方哲学的核心主流...

  • 密涅瓦猫头鹰的掠影杂记(一)2020-07-19

    西方哲学史-哲学笔记(一)西方哲学史绪论 本次是读《西方哲学史讲演录》从第四遍去读,就是整理读书笔记,做笔记...

  • 关于西方哲学史介绍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现代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创作的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著作。[1] 《西方哲学...

  • 日更|我思故我在

    (注:傅佩荣老师的西方哲学课学习,有自己的发挥) 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后,来到了近代西方哲学。 1、近代西方哲学...

  • 论中国古代各种思想对民族记忆的影响(上)

    中国古代思想,不同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更强调无用之用,并且西方哲学最初只是炫耀性消费的一种,其本质是当时有闲阶级也...

  •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Western Philosophy)属于哲学(Phil)的一个分支[1],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

  • 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流行于西方世界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

  • 西方哲学(一)

    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最早的哲学家如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广泛地认为是哲学的奠基者。他们喜欢思...

  • 对于西方哲学的评判

    这半年读了,不算多也有几十本西方哲学的书了,谈谈对于西方哲学的感慨吧。 西方哲学派,大多数研究的方向都是,意识与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ac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