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购房背景
全民炒房时代与重庆似乎总是格格不入。2016年底回来的时候,重庆的房价每平米一万左右,像北碚一类的都不超过8000千,最好的盘是7000多。然后2017年,成都的房价飞涨了,重庆只是蠢蠢欲动。等到成都已经火热得摇号、限价齐上之后,房产价格和成交终于趋向平稳。重庆开始变得躁动不安,在三月份之后,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大幅上涨。

我到重庆之后一直没有买房的想法,但是觉得在重庆买房也是一件未来可以期待的事情。反应一向迟钝,在房价上也是如此,因为我特别不愿意把注意力浪费在这上面。但是挡不住周围朋友会给我科普,所以我对于整体行情还是了解的。等我意识到房价涨得太过的时候,隔壁的蔡家已经翻了一番。当年朋友怂恿我去买的时候,才6000多一平米;可是那会儿真心没有想要留在重庆。最后,朋友一个人在那边买了,后来却因为工作原因去了成都;蔡家的房子也就放置在那里。

2 合伙人计划
眼看房价越来越高的时候,首先我的另一个朋友轻坐不住了。四月,她出差,让我给她看看房子;结果我一次也没有出去联系看房的事情,仍然觉得那是很遥远的事情。结果她六月回来,发现我没有去找过中介还很生气。于是在轻朋友的带领下,首先我们看了万科的新盘——她朋友非常推荐,因为她的一位同事买在了那里。接着环城,把北碚周边的新老楼盘都给了解了一遍。那时候,我们的关系非常好,所以看房子一起,决定要买房子也在一栋。实在不行,一个小区也可以。而正是这份要买在一起的义气不久之后给了我狠狠的一巴掌。
我们看的房子,基本都是在一百万以上。因为新盘都摇号了,而不摇号的万科,精装价格一万二每平米,如果位置好,其实是很好的选择。然而,作为学地理的我,实在太看重位置。所以我首先放弃万科,看看下图就知道原因了——涨水的时候。旁边的鲁能以及学府江山唯一的好处就是离学校近,但是已经没有房源。

中介手里似乎有鲁能的新盘,可以加渠道费和中介费去找。可是对我实在没有特别吸引,那就只能转战二手房。其实在城南新区附近,近几年修建的新盘并不少,当然去年6000每平米都嫌贵的楼现在涨到了1万以上。稍微装修之后,总价格基本都在百万以上,不过空置率很高。
二手房的首付不止三层,基于银行估值的,基本占到六层的样子。可是,这样的话,对于我们才工作一年左右的人还是很吃力。于是,她提出,要不我们先合买,反正现在房子的态势不会贬值,这样负担就轻了很多。我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关系足够好,房子先买到一块也没啥问题吧,况且真的也没有想作为长期住房(请原谅我在这件事上的白痴,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大家如何回避那些坑,所以有必要交待清楚)。我说,即便这样,我的首付还是有些吃力,她说她比较容易。我跟我妈提起了这个事情,她还提醒我,房子怎么能一起买?我嫌弃她啰嗦,还给她说我的朋友都是靠谱的;人家对我相当信任。
过两天,她又要出差,于是说,让我全权决定;她只负责出资。我并不想全权做什么?而且前面看了那么多房子已经开始疲倦了,我甚至有准备放弃买房的打算。可是第二天,中介说有个房子不错,新出来的。我去看,位置靠近行政中心,步行街和地铁附近,安静,采光也可以,一梯两户;最重要的是厨房够大,可以满足轻的要求。于是我很高兴地说,这个房子是我最近看过的比较的满意的,除了房龄长一点点(九年);但是装修之后,业主实际住宿时间不到五年。
我在回去的路上给她电话,让她去看看。结果她还是说,你看着满意就好了;那就定下来吧。于是我就决定买下来,下了定金,签了合同。这时,她不满意我买的楼层(八楼,总共11层)——说是“七上八下”,我才知道原来成语是这么用的。我只知道避开四层、十四层和十三层;可是后来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幼稚了,当她说要退出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理由:比如我谈的价格不够低、公积金没办下来贷款利率损失等,这样我们会损失不少钱。或许她也开始意识到合伙这件事是非常不靠谱的。
我终于知道我得承担全部购房款和首付;这无疑具有很大的压力。她说,“我退出了;如果困难,我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首付问题”——即便话是那样说了,但是我还是选择了自己解决。只是,这生生地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也让我认清楚了一个事实——合伙人相当重要。不管是创业还是买房,有些事情不能合伙,有些人也不能合伙;即便你们的关系再好。
3 饥饿营销
当时,看万科的沙盘,周围全是买房的人。很多楼盘都写着“售罄”;在我们看房的过程中,销售一直在恐吓我们,“下次开盘就到一万四五了,人家龙湖(别墅)的清水房都是一万二三,我们还是精;这么低价被领导批评了惨了,所以下一期看盘的一栋楼绝对是涨3000左右。看鲁能的小区,摇号,你都不知道自己会在几层几号;晚上开盘,说早晨就没有房子了。那几天我想了很多,想得最多的是,重庆的房价在全国范围内还不算高,目前在上升;等真的涨起来之后,估计更难买。
中介也给你说,现在的二手房,优质的,一出来基本就被买走啦;所以市场上基本没有多少房子。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家看着涨起来了,握着不动,等待更高的价格出售。比如某小区,有个买家连续看了三套要买的,最后卖家反悔了,房子不卖了。
4 拎不清的心思
按我的思考来看,如果是独自买100万的房子;我不会出手。首先是首付的问题;其次是上涨的幅度,在全国有个对比,重庆的房价,尤其是郊区其上升的空间是有限的,按照我的理财能力可以做得比入房产好,没有必要现在就购置房产。中介的套路我也懂,如果现在一定要找一个原因来解释我的冲动的话,我觉得是疲劳。那几天还是肠胃炎,非常想结束看房买房的经历;但是肠胃炎会影响脑子吗?我严重怀疑。
可是既然决定了,那只能牺牲这两年的工资与其他休闲了。人总有时候会犯一些错,然后付出巨大的代价。
首付就弄得我焦头烂额,所以继续坑爹;他们二话不说去办了抵押贷款,我本身非常愧疚,也不知道还会承受多少?
当我把这件事告诉旁人的时候,异性的同学觉得还不错,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总之不会亏;闺蜜们则非常的吃惊,说“你是在买白菜吗?”“你决定得太仓促了!”“你简直打破了我的认知!以后我要重新认识你”“不是男女朋友或者一家人,从来没有听过合伙买房的事情!”。从事件里也可以分析出来,我走进了一个超过自己能力的死胡同。
其实买房对于刚需族来说,房价涨跌意义不大。但是在什么时候入其实是有很大的学问。比如之前考虑的首付可完成,还贷平摊也很容易完成。可是现在,为了房子、为了还贷,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和对于自身的投入,尽管如此非常不值得的。但是当你负债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缩减自身开支,努力赚钱。
我从来不是一个世俗的成功者,甚至在购房的那几天,焦虑得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我也不敢对房价说三道四,因为没有资格。唯一可以谈论的,估计就是自身的这点浅薄经历,或许对你有所启发。在购房的时候多考虑一些因素,包括投资(例如P2P)也是一样的;之前了解了足够的信息,比回头维权好多了。
ps:买房的坑非常多,尤其是二手房市场。
* 看房的时候,最后找一个比较懂行的朋友。如果没有时间全程陪同,至少也让人帮忙分析比较有意向买的那一套。
* 二手房购买合同一定要看清楚定金、违约责任;房龄;按揭的需要了解贷款类型,如果是公积金的就不要办理商业贷款(重庆的单身公积金贷款上限40万,利息低很多)。
* 富人跟你说,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你要知道你的时间或许没有那么值钱——所以,该节省的钱尽量节省:比如中介费是可以谈的,税费是根据面积和年限而有所差别的。千万不要过于相信中介,他们只看利益;而你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上心、跟进。
* 最后不管现在有没有房子,祝大家都能有自己的“住处”,人生嘛,开心就好。其实在乡村修一栋自己的房子也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