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这段的写作经历,真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奇葩。
最初自己擅长的文体是散文,而自己本身也是席慕容多年的铁粉,非常喜欢她朴实的文风,在她的笔下,生活仿佛成诗,每件小事都是那么有意义。后来又看到杨昌溢的一些短篇,也多是散文形式的描述所思所想,自己也非常喜欢,也想多写一些这样的哲理小散文,所以最初的文章多被“散文”专题收录,自己也被编辑拉入了散文的一个群里。
用简书后自己又迷上了小说,尤其是看到短篇小说主编瑞瑞的文章,更是佩服的不行,也决心要写故事。写了几篇最后终于有故事被“连载小说”专题收入,自己又被连载主编拉入了“连载小说”群,还以为找到了法门暗自高兴了几天。
后来机缘巧合,得到瑞瑞亲自点评文章的机会,还激动的把自己以为写的不错的一篇故事请他来评,他很认真,逐字逐句帮自己分析了文章,然而得出的结论却是--叙事不清,目前还不适合写故事,还是先写随笔吧。
这个评语让自己消极了好几天,又一下子茫然起来,本来嘛,这段时间---在散文群里发故事,在连载群里又要发随笔,也是没谁了。
直到又看一个姐姐的文章,这个姐姐是刚开始写作就关注的,一直文风简洁,从不追热点评时事博眼球,也不写鸡汤文成功学,往往描述生活琐事,看似简单却暗含哲理,看她也不怎么去投稿,似乎也不为阅读量而苦恼,如一股清流般不急不躁徐徐向前,但又在坚持日更并且看文章结构也在不断进步,仿佛给自己了一些提示。
这段时间的写作,让自己深刻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以前在朋友圈里也自诩“有才”可日更不到两个月,几乎已经才尽的地步,只恨没有别人读书多。虽然现在还是在“邯郸学步”,有点四不像的感觉,但是相信坚持多写,多试,终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完不完美,都是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