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说,作为咨询师,不是给来访者建议的,而是要帮助他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意义,是陪伴者,我突然意识到我的一个误区,刚开始学习时,总是离不开自己的固有思维,会加入主观的判断,但是跳出这种思维,体会又不一样。
我是个INFJ,所以我很相信自己的第六感,但同时,对别人的关心就不够,以前我一直没有意识到,直到这件事,让我顿悟。
近两个月, 每天晚上,二宝都睡不踏实,晚上睡着睡着就会突然坐起来哭,找妈妈,抱着他才能睡, 就这样每天晚上要4-5次,我也被折磨的够呛, 不仅如此,每天晚上喝完奶,不肯放掉奶瓶,一直把奶瓶当做安抚奶嘴直到睡着。他是怎么了?做噩梦了吗?太热了吗?我试了很多方法,还是没有用。
老公提醒我说,要多陪陪二宝,但最近我太忙了,于是我不以为然。
直到从苏州学习回来后,结合正在学习的心理学,我想, 二宝这种情况不太正常,他到底怎么了呢?
于是我就放下自己的判断,尝试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观察二宝和我之间的交互关系, 他这种行为背后想表达什么,我突然想到,是不是因为前阵子把他送到乡下和我分离了1个月,造成他非常想妈妈?
于是我一边抱着他,一边问2岁还不到的他,“你是不是因为和妈妈分离了,非常想妈妈”,他似乎听懂了, 立刻拿开奶瓶,说,ye,我估计就是肯定的意思。
我接着问:“你一直拿着奶瓶不肯放,是不是怀念妈妈给你喂奶的感觉啊?”他又拿开了奶瓶,笑着回答:“@#¥%”,于是我想,肯定是他太需要妈妈了,于是我发明了一个“大抱抱”游戏,和他反复地玩,他对这个游戏很喜欢,每天主动说“大抱抱”,“大抱抱”,于是每天都会玩一会睡觉。
然后连续两天,晚上居然就睡安稳了,虽然还偶尔会爬起来,但是没有再哭闹,而我也终于能睡好点了。
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弱势项目,要多关注外部的事物(其实,你的弱势项目周围的人一直都在提醒你,只是你没有察觉而已),这样调整一下,才能找到本质原因。
我想说,孩子,虽然你还不会说话,但妈妈听到你的心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