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志 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慢慢走,思考啊——高级的人生都离不开高级的思考力

慢慢走,思考啊——高级的人生都离不开高级的思考力

作者: 川夏的书影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7-10-06 21:36 被阅读29次
图片源于网络

每天,我们的生活被泛滥的信息包围、被纷繁芜杂的声音充斥着,不知你是否会拿出一定时间静静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是否会在匆匆行走的瞬间注意到生活中某些日常的细节,是否会认真地和父母吃上一顿饭,是否会在黄昏落日时安心地看一眼那美丽的霞彩。你一定记得阿尔卑斯山谷中那条大路上劝告游人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标语是提醒游客放慢速度欣赏美景,而在现代都市放慢脚步思考,才能唤醒大脑和身心、才能释放出生命力;放慢脚步不是远离目标,放慢是为了加速。

现代社会讲究高效率、快节奏、大容量,一切以“速度”和“实用”取胜,为了不让时代浪潮淹没,每个人都在努力填充时间、追赶时间,难道要吞没时间不成?商业社会的特质决定国家机器须时刻高效运转以适应时代需求,但这不否定人——作为一个高度有思想力的高级动物完全对机械俯首称臣。有句话说来源于琐碎的充实必将迷失在琐碎之中,说的就是盲目对待时间的人。你怎么对待时间,决定了你自己的生活品质,甚至你的未来人生,关键看你对时间的态度,即你的思考和认知。

图片源于网络

无论现在市面上畅销了多少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书籍、课程、社群服务,还是有很多人无法切实做到高效管理自己的时间,为什么呢?是因为“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吗”,是因为拖延、执行力、半途而废、意志力吗?是思考力和认知力,这才是最终的自我驱动力思考的深度不够、认知的层面未洞悉本质导致行动无法一以贯之进而内化为习惯,而习惯正是决定一个人能在人生路途中走多远的终极品质之一。

在得到APP李笑来专栏曾有个数据表明:5%的人在思考,10%的人认为自己在思考,85%的人宁愿死也不肯思考。思考是什么,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若没有大脑的智慧,行动便会混乱、低效的多。前几日,看了个电影《健忘村》。电影里,为了帮助村民消除烦恼、活得快乐,一个道士用一个法宝来帮每个人消除记忆;之后虽然大家再没有了烦恼,可变得单纯幼稚,生命无精打采、乱成一团,单纯甚至被恶人利用。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中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任何违背天性的事都注定无法长久。人活着就必须思考,哪怕思考问题时困顿痛苦也是一种真实和常态,虽然每个人想的不同最终人生不同、幸福感也不同,但不能不想,人生是自己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读书是一种让他保持思想活力的生活方式。再简单地来说,大脑不勤加锻炼也必然会加大患病老年痴呆的概率。一方面勤于思考有利于创意地解决问题、创造性地生活,西方人擅于从“器”的层面进行思考创造,进而改善生活和工作,想想西方人精致的生活方式就明了了;另一个方面中国人擅从“道”的层面精进思想,美国大学做了一项实验,持续跟踪一批理工科毕业生和人文科学毕业生,毕业前五年,理工科学生收入明显高于人文学科学生收入,但随着时间推移人文学科学生一生收入会呈现幂级增长,平均水平远远高于理工科学生。这个现象背后说明了什么呢,是人文学科学生视野宽阔、看世界额角度更多元,而不是被技术俘虏沦为机器的工匠、丧失了本真的思考和洞察。

除此外思考对人类还有另外一种重要益处——成为有思想的人,拥有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吴晓波在其自己的新媒体栏目曾谈到一次难忘的经历:一段时间,他负责为经济学家吴敬琏写传记;在中欧商学院,偶然地一次,他远远地看到八十多岁的吴敬琏在樱花树下和几个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平静地交谈,一谈就是四、五个小时。那一刻,他想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就是在春天校园的樱花树下,你已年迈但仍然可以与几个年轻人流畅地交谈,懂他们的语言、跟的上他们的思路,让他们感觉到你的有趣和营养。想想脑海里有多少这样的老人,许渊冲、褚时健、季羡林、吴冠中、梁漱溟等等,即便到了命运的尽头依然保持着思想的活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我们每个人的思考能力又各有不同。但按照针对人类全体可适用的“二八定律”来看,绝大多数人的智力起点是相当的,只是后天环境在个体差异上起了塑造作用。这说明,思考力是可以培养的,人是可以被环境驯化的动物。前段时间我们的首付富王健林在微博晒出了自己某天的行程——早上4:00起床,4:30健身,然后飞了很多地方,最后7:10回到办公司。再看一下我们身边的快递小哥,曾有人专门做过统计,他们几乎每天奔波于50个楼盘,来回取一两千个邮件,还有高难度的沟通,他也得干到晚上八点。快递小哥的努力不比首富低,但为什么小哥的工资那么低呢?对于二者,诸如环境、际遇、能力等因素不讲,单看他们做事情、看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就大为不同,若不能看到现象背后的底层规律,普通人不要说成为首富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是不可能的。

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人的境遇地位千差万别,但宇宙运行之理是唯一。若能懂得这世间运行的法则并把握利用,那么人生一定会逐步实现超越,无论是出于什么阶层的人。闻名于全中国的“周黑鸭”,现在已经是中国卤味食品行业的第二,其最初的起源却是武汉街头的一个小商品摊,其品牌创始人周富裕讲自己自1995年创业以来花在学习方面的投资至少有500万,他说学习的目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要引发新的思想和新的思路,让自己深度思考,从而改善自身或创造不一样的企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一个人的思考力该如何培养呢?一个原则:向高手学习,这高手可以是人、可以是社会、可以是历史、可以是大自然、可以是宇宙天体。

首先学会观察,培养敏锐力。卡耐基·梅隆大学曾有一个课程,让学生在一个路口待三个小时,然后写报告,这种学习就是设计思维,通过观察和思考去发现问题的思维训练。

其次,学会归纳演绎的推理方法,即在多观察现象的基础上,摸索现象背后的原因,从别人的行动中找到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进而刻意练习。比如,富兰克林的个人成长,他本是工厂里的小印刷员,一次接触到一位表哥和他们的朋友,觉得他们的交谈十分高深、自己几乎插不上嘴,他们的文章更是思想深邃、逻辑严密。富兰克林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就开始模仿他们的文章,一遍一遍地读、分析技巧和行文,要知道他本是个几乎没受过什么教育的人啊,可最后他写了篇文章悄悄放在表哥朋友面前,那些人士对他的文章啧啧称赞。

再者,增长见识,培养大格局;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唯有见过更好的才能不断有新思想、破更大的局;“会飞的梦想是金子”,见识过更大的世界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也许才会对人生和生活有些新的看法。

最后,思考需要一个与之相协调的环境,如宜安静忌嘈杂、宜放空心灵忌大脑多任务占线、宜体能充沛忌身心疲惫等。之所以需要一个环境,这是大脑工作机制决定的——大脑有反射区、储存区、思考区,每个区有自己的专项任务和工作强度;如多个问题一起思考会导致大脑分类能力下降、体能不足明显记忆力下降等,而苏格拉底说嘈杂容易产生放纵、损害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只螃蟹,一只蝴蝶,铸型了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一枚金币图案,象征着一位开明的君主具备的双重品质,演绎了奥古斯都的座右铭:FESTINA LENTE。我把这种悠远的隐喻理解成轻与重或者快与慢,把它译成:慢慢地,快走。轻则快,意味着思想自由灵动;重则慢,象征诗意栖息大地。蝴蝶之轻盈,宛如对思想芬芳之追逐,朝圣“空气的神灵;螃蟹之沉稳,恰似对现实世界的立足,依托“土地的重量”。以思想之轻盈引领行动之沉稳,以思想之敏锐造就现实之高效,岂不美哉?

这世上,高级的生活和人生都是有秩序、有情趣的人生,绝不是盲目、不知变通的人生,培养个人思考力,做个人生的聪明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慢慢走,思考啊——高级的人生都离不开高级的思考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cr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