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次接触 是在18年跟随姐姐在道场打七时有学习 不过当时身体疲惫 加之课件又太过枯燥 语速过慢 也没有怎么学进去 只是隐隐约约记得故事的大致内容 要论细节之处 还倒真讲不出个所以然
第二次接触是在西西弗 也是接近于疲累 想着换种书籍看看 在国学经典书柜处偶然之间看到了这本书 第一次翻阅 想想大概跟视频课件中大致相同 便提不起兴趣继续翻阅 想着要看估计还得花出一大部分时间来 又是晚上 于是再一次错过
第三次接触 就是今天 本来临近考试 想着老看考试用书我一定会很快就坚持不下来 正好近段时间正好时机相对成熟 便真的想好好的学学这本书

了凡四训 出自于大明朝的袁了凡先生的著名之作 袁了凡 初名 表 后改名 黄 初号学海 后改了凡 这本书就是了凡先生留给后人的修行之法
全书大致分为四个板块 立命之学 改过之法 积善之方 谦德之孝
首先 第一个板块 立命之学 讲述的是 初期 了凡先生就老母亲及父亲的期望弃文从医 中期在慈云寺巧遇北宋邵雍弟子孔先生 孔先生得师傅传授 皇极经世书 精晓命理 在孔先生的推算下 袁了凡实为官属之身 并且被孔先生算准了一生 后期 在1569年 了凡先生在进国子监之前 抽空去了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 在与禅师静坐三日而空无妄念 云谷禅师惊奇 在与之交谈后得知了凡先生在被算尽命数后而顺应天意 无所作为时 为此开示 命由己作 福由己求
第二板块 改过之法 第一 要有羞耻心 这是改过的关键 第二 要有敬畏心 举头三尺有神明 第三 对待过失之处 要有勇猛心 不要拖拖拉拉 善于改错之人 在还没有付诸行动之前 就已经把其中道理弄明白了 所谓正心 正念 就是如此 改过要从心性层面或心灵深处去改 不过什么过错 都是由心而来 最好的改过之法 就是从心灵上去根治 一旦心灵上清净了 当下也就清净了
第三 积善之法 一 与人为善 我们处在社会风气败坏的年代 不要以自己的长处来掩盖别人的优点 不要以自己的善行去和别人相比较 不要以自己的才能去为难别人 收敛才智 虚怀若谷 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 见到别人的过失 应该有所包涵 为他掩盖 可以让他有改过的机会 也能让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纵 看到别人有一点点长处值得学习 有一点点善行值得记录 都要放下成见 向他们学习 并要为他们赞叹且广为宣传 在平时生活中 一言一行 都不为自己私利起念 二 爱敬存心 三成人之美 四 劝人为善 五 救人危急 六 兴建大利 七 敬重尊长 十 爱惜物命 四不食之戒 听音不吃 见杀不吃 自养不吃 为己不吃 爱鼠不留饭 怜蛾不点灯
第四 谦德之效 天道的规律是 盈则亏 谦则益 尚书言 盈满必定招来亏损 谦虚必定获益

从前种种 譬如昨日死 从后种种 譬如今日生
读万卷书 不如行万里路 这本书 是一本实践之书 因此 当下 从实践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