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亲子家庭亲子教育教育-家庭篇
教育矛盾出现时,老师和专家到底该信谁?

教育矛盾出现时,老师和专家到底该信谁?

作者: 凯瑞归来 | 来源:发表于2017-10-17 14:47 被阅读7次

今天在与一位妈妈聊天时,她讲到班里幼儿园的老师太严厉,孩子很怕她。就连去厕所上大号这样的事情都不敢跟老师讲,导致孩子每次都回家解决。孩子平常在家都是自己独立去厕所,一点问题也没。就是搞不清楚,为何在学校就怕成这样。她和老师反应过2次,老师说会了解下,回头孩子回来说老师总批评他。因为听过我的课,觉得对于像他们家这么内向的孩子,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赏识。但是老师觉得是家长太惯着孩子,没有养成独立的习惯。另外,她知道老师对于那些送了礼的家长态度会特别好,但是又不想屈服于这个现实,又觉得老师做的不对,问我该怎么办?末了加了一句,老师和专家到底该听谁的?

这让我想起刚开学时,我家小妞写作业时的情景:

开学一个多星期,正在读幼儿园大班的小妞今年开始也在慢慢学着适应有作业的日子。从最初看到她写作业时的惊喜到现在习以为常,我像许多妈妈一样对“成长就是看着她慢慢长大,陪她经历无数个人生的第一次”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开学后的第一天,小妞带着老师布置的作业从幼儿园回来,我在厨房忙着为家人准备晚餐,为了保证她活跃在我的视线内,故留她一人在客厅写作业。做好饭,我推开厨房的门想看小妞作业完成的如何了。

小妞看到我后笑眯眯的对我说:“妈妈,对不起。我太无聊了,所以写作业之前先在本子上画了一幅画。她的小手往作业本上轻轻一指。我“假装”认真地看了一下:‘哇,宝贝画得很不错哦。不知道你的作业写到哪里了?”

“作业很简单,我都快写完了。”

“哦,太好了”。

“要不,我把你的作业拍个照片发到班级群里给老师看看如何?”对于小妞这种有表现欲望强的孩子,我知道这是培养她作业兴趣的一个有效办法。

“好啊,那我要写的漂亮一点。”

我随手拍了两张小妞作业的照片发到了班级群里,其中有一张是小妞在内封皮上画的那幅画。我一边发,一边吐槽:“一不留神,本子就画成这样了。”群里收到老师回信息说:“让她把画擦了,要养成作业本整洁的好习惯。”当我把未发完的信息“我正在厨房做饭”刚发出去,就收到了老师后面的信息:“不擦也没关系,等到明天来我会当着全班的面让她擦掉,并且告诉给全班的小朋友要保持作业本整洁,并且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以示警惕!”

看到老师信息的那一刻,我心中有些许不舒服,但是想到更多的是如何即支持老师的做法,又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想了一会儿后,我告诉了小妞老师发的那条信息,并且对她讲。如果你想画画,等你写完作业,妈妈与你一起画幅更漂亮的,然后发到群里面给老师看,相信老师会更高兴的。小妞听后,高兴地告诉我:“好啊。那我们就把它擦掉吧。不过写完作业后,你一定要和我一起画画哦。”我说好。结果小妞很快就把作业写完了。我们一起画画,然后听她朗读新学的内容,一起渡过了一个快乐的晚上……..

我告诉这位妈妈,在家庭教育践行的道路上,我曾经也十分困惑,什么样的教育对孩子才是最好的。当我的教育理念与孩子老师的教育理念发生冲突时,我应该怎么办?在一次次试错中,在孩子一天天长大中,我渐渐明白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以前我做人力资源时,在考核一个人是否符合这个岗位的要求时,通常会根据这个职位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品质和工作能力要求构建“能力素质模型”。基于过往经验,我发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在于,家长和教师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是不同的。

对于家长来说,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高不高兴,开不开心,对一件事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坚持到底,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孩子主动的兴趣上,以此让她对未来的学习及生活永远保持热情和积极的动力。

而老师更多要关注的是所教的知识孩子能否听懂,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

虽然他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顺应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有些好的老师也会了解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以达到因材施教(但是想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真的不容易,因为老师与孩子的比例相差太大,老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需要)。但对于了解孩子个性这块,显然家长需要比老师要了解得更全面、更具体,才能助力孩子美好未来。因为一个老师需要面对多个学生,同时没有一个老师可以跟随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但是家长却需要跟随孩子到成家立业。

而现在许多学校都在倡导家校合作,希望家长更多关注孩子。因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辅相成对老师、对家长、对孩子三方都是是十分有益的。最为关键的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受益者不是老师,不是家长,而是孩子。所以,家长关注孩子是天经地义,是理所当然的。不能把教育的一切责任都放在学校。

只有家长和学校双方各自承担起了自己教育孩子的角色和职责,对孩子才是幸福的。同时只有家长先承担起了家庭教育的义务和责任,主动向老师反应孩子的情况,并且寻求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当与老师的理念不同时,以不打击孩子的自尊和兴趣与不破坏老师的秩序和规则为前提来解决问题才是处理孩子教育矛盾的根本。

相关文章

  • 教育矛盾出现时,老师和专家到底该信谁?

    今天在与一位妈妈聊天时,她讲到班里幼儿园的老师太严厉,孩子很怕她。就连去厕所上大号这样的事情都不敢跟老师讲,导致孩...

  • 3.29感悟

    ①专家?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像育儿,育儿专家千千万,张和李不符,赵和孙矛盾到底该听谁的? 分情况来说,没有谁是百...

  • 一线教师通往教育专家的桥在哪

    一线教师通往教育专家的桥在哪---《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之17 一线教师和专家,到底谁更懂教育? 这句话可以是...

  • 到底该信谁

    现在的信息发达,各种信息短视频铺天盖地砸到面前,比如减肥.比如你的身体缺少哪些微量元素.怎么祛斑.怎么美白.怎样按...

  • 关于利率,到底谁的说法对

    宏观经济真是难懂啊。专家们什么说法都有,到底该信谁呢?一个最基础的变量就是利率,到底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变,变了会引起...

  • 你到底该信谁?

    幸好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这样一种东西。 刷屏 2016年,微信覆盖人口超过了8个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被刷屏的几...

  • 我到底该信谁?

    这周发生的事情太多,我把它发出来,想跟各位书友探讨一下。 就在前几天,高顿来我们学校宣传ACCA的培训,演讲...

  • 我们到底该信谁

    不知道该信谁,即使我们有知识也没有用,有健全的社会求助系统,仍然会把你搞得五迷三道,那怎么办呢,正好在那几天我接待...

  • 我们到底该信谁

    随着手机互联网的普及,现在大多数人都可以从手机上随意获得以前我们很难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比如我想吃一道菜,但是我又不...

  • 该不该听专家的

    专家的话,我们到底要不要信?我认为不能不信,但不能全信。因为每个专家的水平和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所以他们说出话...

网友评论

  • 土豆鸡蛋:说的对,我偶尔也遇到这样的困惑,每次又不敢太和老师顶着,毕竟还要继续上学,哎,难。
    凯瑞归来:@土豆鸡蛋 哎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本文标题:教育矛盾出现时,老师和专家到底该信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jd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