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12月29日 周六
今天上班攒元旦假(上周一的课)
起床: 5:00
就寝:11:00
天气:晴
心情:愉快
任务清单
昨日完成的任务,最重要的三件事:
1.全校举行“改革开放我见证”元旦庆祝活动
2.检查全校作业及质量检测情况
3.批改周检测(十)~满分很多哦!
习惯养成:每日更文
周目标·完成进度
写作:6/7
演讲:4/6
学习·信息·阅读
每天晨读晨讲,不断接近梦想
周六周末阅读名人传记《周恩来传》从本周开始,我们一起学习《周恩来传》。
本书作者是国外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国防大学军事战略学博士封长虹翻译。
本书是周恩来传记中最全面、生动和畅销的版本之一,作者从1960年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之后开始收集本书的写作材料,包括周恩来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作者以详实权威的资料为基础,再现了周恩来具有传奇性的一生,分析了他的性格、气质、工作作风以及给新中国成立和发展等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一部全面、深刻又不失独特见解的著作。
第一部 求索1、多次收养(1898-1913)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生在大运河畔——江苏省淮安县城,父亲周贻能(1874-1942)为之取名“恩来”意为“恩惠到来”。父亲贻能是一个玩世不恭、温文尔雅、与世无争的地方小吏,他置生活压力于不顾,对微薄薪俸甘之如饴,以喝米酒和吟颂一本诗集打发自己的日子。母亲万冬儿(1877-1907)出身于杰出的地方宦官家庭,娴熟于中国传统的交往,她热情、漂亮,但因她的父亲在周恩来诞生的第二天去世,由此引发的悲伤让她失去了照顾孩子的兴趣。周恩来的祖父周攀龙有杰出的宦途经历,周攀龙及其哥弟共10个孩子,即周恩来的10个叔伯父,他们之中有地方高官和地主、商人及袁世凯大帅府的秘书,都是很不平凡的人物。但是,周恩来的童年并不具有典型的上层社会的中国孩子所过的平静的田园诗般的生活。
当周恩来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生父过继给了叔父贻淦(gàn),一来是周恩来的生父想保证他病重的弟弟在家族中的位置能够通过男性后代传下去,二来是为了治好弟弟贻淦的疾病。周恩来被收养后不久,养父便去世了。当时的他只有1岁,由具有高度智慧和社会良知的养母陈氏带大,他深受养母影响,并完全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母亲。陈氏偏爱他,她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思维敏捷。陈氏尤其喜欢讲抗暴起义的古代传说故事,从而影响周恩来正式形成了反抗家长专制的梦幻。
周恩来后来感激陈氏:“我感激我的母亲,没有她的关心照顾,那我就不能在事业追求方面培养任何兴趣。”在周恩来的性格发展过程中,他的奶妈陈三姑也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她非常喜爱周恩来,常常告诉他有关周家大门外农民们过着的艰苦生活、详细讲述50年前太平军起义、惩处贪官污吏、劫富济贫的故事。6岁的时候,周恩来随生母搬到淮阴的外祖母家住了三年,这期间,他通过外祖父留下来的藏书室培养了对唐诗的兴趣。9岁时,中国的部分土地正遭受饥荒和经济萧条的严重破坏,生母的身体状况也不断下降,周恩来不得不经常跑当铺,和亲戚朋友借债买药帮母亲治病,直到1907年,生母病逝。在他10岁的时候,养母也在生母去世之后不久离开了人间。之后他和两个弟弟回到了淮安的家,由奶奶照料,而周恩来则继续跑当铺,并在院子种菜养活家人。好在周恩来的几个叔伯开始对周恩来产生了兴趣。在12岁那年,即1910年春天,周恩来来到辽宁铁岭,同父亲住在一起,他的堂伯父贻谦经常给他讲国家是如何四分五裂的、需要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以恢复国家的权威和效率,此时周恩来也开始阅读有关历史上的革新者的书籍和小册子。几个月后,周恩来进入铁岭银岗书院读书,不久伯父贻赓(gēng)便将他带到奉天(今沈阳)一所更好的模范学校。在此学校的3年间,周恩来在书法和国文两门功课均属第一,其作文被指定为全区范文,甚至被发表并参加了评展。在学校中,他采用一些办法来对付学校中那些恃强凌弱的学生,与受欺负的人结成朋友,组成联合战线,反对那些横行霸道的学生。这种方法他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也反复应用。
在学校中,他确定知道自己想学点什么,并提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十几岁的周恩来,接触的都是有新思想的男性长辈。在家是伯父,在学校是历史老师高戈吾,他逐渐接触到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政治见解和令人兴奋的民族主义;了解到达尔文、米勒、卢梭及宪法保障下的人权概念;通过康有为的文章,产生了乌托邦式的自由世界的梦幻,开始追寻共产和理想的共产主义。《新民丛报》给他指出了革命的方向。1911年,周恩来13岁,他参观了日俄战争的一个战场遗址,在他听到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中遭受的苦难之后,他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了。他的童年始终在不寻常地变换着——身躯从中国的沃土中心移到了冰天雪地的北方,情感上当他还是个婴儿时便从他的生身父母送给了养父母。接着在10岁的时候料理两个母亲的丧事。生父没尽责照顾他,养父在他还没来得及认识的时候就去世了,几个叔伯父只是部分对他起了作用,所以周恩来从未有过一个令人满意的父辈形象,也没有一个成年男子的行为举止可以作为榜样来效仿。周恩来把这些经历作为从事革命事业的基本磨炼,抑制着从小以来就怀藏的怒气,心中燃烧着已经成熟了的改造社会的激情,并认为如果必要的话,还可通过暴力来改变它。
人际·家人·朋友
1.帮助好友完善述职报告
2.和好友去练瑜伽
最美好的三件事
1.友最后一次述职(周四抽签,抽到5号,周五上午最后一次述职。昨晚友开心的告诉我~晋级过关了)这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为了本次正高级教授的晋级,友可以说准备了多少年,最后这几天,从周二一直到周五,光述职报告录音录了12遍,声音都嘶哑了……反复修改文字稿,经常到凌晨1,2点,周四晚上竟然在凌晨2:35给我发来最后一遍的PPT的修改稿!友说只有自己是脱稿的,效果特别好,答辩也很精彩……
友的成功再次印证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和友的天赋才华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友的努力,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持,精益求精,在一个领域上深耕,最终成就越来越大,影响力自然也就与日俱增,竟然把一个副院长PK下去啦!最后力压群雄,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2.元旦演出欢乐多
3.和儿子共进晚餐
思考·创意·未来
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