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在我的历史提升计划中沉浮。一直不是很喜欢文科的内容,主要的原因是历史不好,学起来吃力。
之前看过马伯庸推荐的那本历史书单里,我把吸引我的都看完了,最近轮到一本美国克里斯托夫·B克里布斯著作的,荆腾译的,焦崇伟校对的《一本最危险的书》。
内容是讲述一本书的前世今生,也就是,这本书讲的是另一本书的故事。
“一本最危险的书”这几个字后面还有几个字,“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从罗马帝国到第三帝国”。
“日耳曼尼亚”这几个字就已经暴露了这本书的主要描述对象是德国人。塔西佗是个罗马人(也许是意大利人),他没踏足过德国。然而,通过与来自远方的人的交流过程中,记录了德国人的故事,编辑成了《日耳曼尼亚志》这本书。这本书很久远,塔西佗是55年出生的,所以这本书的流传,也成了坎坷而漫长。
这本第三视角的《一本最危险的书》,就是讲述了《日耳曼尼亚志》是如何诞生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书在流传下来的过程中,经历过了哪些颠沛流离;哪些人在抄录时可能发生过哪些抄写错误;政府或者某些“有心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对这本书如何添油加醋或者引用时进行歪曲……最后的浓墨重彩放在了“危险”这个词上,《日耳曼尼亚志》怎样一步步影响人民群众,政客如何利用这本书,使人们产生极端的民族主义,在杀戮时毫不留情并觉得自己在伸张正义。
……
感触有一:汉译本真的读起来很痛苦,特别是没有故事情结的汉译本。几度使我想放弃,但几度我又扛过来继续看完。看前,心中都需默念“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感触有二:这种类型的书还是比较少,也只有塔西佗的这本《日耳曼尼亚志》会让人去研究它,也算是对“严重后果”的反思吧。
感触有三:我终于看完了,老子真牛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