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知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你越不想要的东西,反而越会占据你的思想。
一段情感中,选择分手之后,对方的身影在你脑海中却日渐清晰,越想忘记,越难忘记;想要减肥时,一遍一遍对自己说要少吃一点少吃一点,结果,自己却越吃越多。貌似,你不想要的或者不想做的事或者试图赶走的念头,会以更强烈的方式回到自己的脑海中。
为了减弱这种情绪的干扰,大多数人都会遵循本能去做:思维压抑,强迫自己不去想;自我分心,做点其他事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诚然,这两种方法会缓解烦心事带来的焦虑或者痛苦,但是稍有不注意,会让你更烦心——
思维压抑:压抑自己不喜欢的想法,难免会引起反弹。比如戒烟中戒断复发的现象:一个戒烟的人在完全戒烟之后,如果恰好有人给了他一枝烟,勾起了他的烟瘾,这个人很容易报复性复吸,甚至抽的更多。压抑自己的思维就像一块沼泽地,让我们越是挣扎反而陷的越深。
自我分心:强迫自己不去想或者转移注意力。比如:考试考砸了,去公园遛弯散散心;工作不顺利,下班约朋友出去聚餐,这些都是经常使用的放松心情的办法,它确实能让我们不舒服的感觉快速降温。无论是想忘记被蚊子咬过之后的瘙痒感,还是远离恐惧和忧虑,自我分心都特别有用。但是自我分心本质上是一种不去想、不去感觉、不去做、不去存在的欲望,很容易迷失自我。
那么,如何应对不想要或不想做的负面情绪呢?如何修行,才能百炼成钢呢?
一:外在方法即环境因素,环境提供思维线索。思维线索,就是那些能促使想法产生的事物。如果一个人失恋了,哪些东西会成为他失恋的思维线索呢?比如,两个人共同的朋友、两个人一起去过的地方,或者情人节一起买的对戒,都能勾起他的回忆。所以,如果想要摆脱失恋的痛苦,那就应该减少这些线索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没有交集,慢慢的也就遗忘了。
二、内在方法:拥抱不喜欢的。比如,有人很怕狗,心理学家就在他放松身心之后,鼓励他在脑海中想象狗,等他适应了,就带他去见一只真正的狗,甚至鼓励对方抚摸狗的头。如果使用对抗或者逃避,惧怕大概永远都无法消除;直面拥抱,那么一切都不是什么问题。
犹记得,跟男朋友分手后,觉得整个天空都是灰暗的,一周之内,没有了工作和爱情,顿时觉得万念俱灰,晚上辗转反侧,痛苦难眠。
于是我决定出去旅行,以逃离这个让人压抑的环境。我去普吉岛玩了几天,漫步海边,吹着海风,依然觉得释然好多,让往事随风而逝,重新开始!
回来之后,我就重新找了份工作,除了上班,闲暇之余,跟闺蜜逛街喝个下午茶。但是,路过曾经一起走过的地方,看到经常一起吃饭的餐厅还是能触动回忆,拨动心弦。往事只是尘封,还是没有彻底忘记。
直到有一天,看了一本书,我才豁然开朗,真正释然。正如书上所说人生像是一场旅行,陪伴我们的人半途下车了,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因为正是他们给了我们一段美妙的旅程。
与其逃避对抗,不如拥抱和解,这样才能更从容的面对生活,百炼成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