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千多年前,庄子早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用之人,赤有致用之途。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了第一棵大树的故事。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却看都不看它一眼。这棵树虽大,却是不材之木,人们只会鄙弃它。”
庄子微微一笑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东西啊!宋国有一户人家,世代以漂洗丝絮为业,所以善于调制不皲手的药物。有个游客听说后,出百金的高价收买了他的药方。”
当时正值吴越两国水上交战,游客得到药方后就拿来呈送给吴王。吴军因为有了药,冬天水战也不怕皲手,结果大败越军,游客因此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同样一剂药方,有的人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有的人却能用它来获得封赏。
现在先生有这样一棵大树,怎么会担忧它没有用处呢?把它栽种在旷野之中,大树因为不成材,不会遭到刀斧砍伐。
你也可以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逍遥自在地躺卧于树下,还有什么值得困扰呢? 无用之用,终为大用
《庄子·人间世》中,记载了另一棵大树的故事。
一位木匠在齐国曲辕这个地方,看见一棵被人当作神树祭拜的栎树。
它的树冠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树干足有十丈粗,树梢高临山巅,足够造十余艘大船。
许多人围而观赏,木匠却视而不见,直接从旁边走过。
他的徒弟从未见过这样壮美的大树,好奇师父为什么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师傅说:“这只是一棵无用的大树。用它做船会沉没,做棺材器皿会很快朽烂,做木门会流脂而不合缝,做大梁会被虫蛀蚀。”
当晚木匠睡着后,却梦见神树对他说:“你打算拿什么有用之树跟我相比呢?”
梨树、橘树这些果树,果实成熟就会被打落在地,自己也就跟着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砍断,小的枝丫被拽折。
楸树、柏树这些乔木,树干长到一两把粗,耍猴的人便把树木砍去做木桩;长到三、四围粗,富贵人家便砍去做盖房的大梁;长到七、八围粗,贵族又砍去做整副的棺木。
果树因为能结出鲜美的果实,柏树因为可以做栋梁之才,所以常常刀斧加身而短命,不能终享天年。
神树因为无用,反而免遭刀斧之祸,延年益寿,受人祭拜,终成大用。
庄子说:“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样的人,放在不同的位置上,自然会发挥不同的价值。
汉代外交家、军事家班超,年轻时只是官府一名抄写文书的小吏。
他自叹抄写一生,也只会是个籍籍无名之辈。
于是投笔从戎,先跟随窦固出击匈奴,后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
班超仍是那个班超,但转换位置之后,却成了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
找对了位置,不材之木,亦可成材
无用之人,往往欲望要少,知足常乐;无用之事,坚持下去,终将功夫不负有人心。 人,不能有太强的功利心。不能总追求“有用”,有时候 “无用 ” ,也能成全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