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氏春秋》里的智慧名句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
一、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假:借,用。【译文】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借用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招:射的目标,箭靶。【译文】一万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不被射中的。
三、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
【译文】富贵却不懂得养生的方法,恰恰就足以成为祸患,这样还不如贫贱的人。
四、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出自《吕氏春秋·诚廉》。【译文】石头可以被打碎,但绝不能改变它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绝不能改变它自身的红色。
五、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
出自《吕氏春秋·荡兵》。若:好像。【译文】战争像水火一样,使用得妥善,能给人带来幸福;使用得不妥善,则会带来祸患。
六、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
【译文】认识到自己有所不知,就是高明。犯过错之人的弊病,就在于不知却自以知道。
七、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出自《吕氏春秋·审分》。【译文】想要战胜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没有缺陷,想要评论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没有缺点,要想知道别人,必定要先知道自己。
八、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出自《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译文】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
九、太上反诸己,其次求诸人。其索之弥远者,其推之弥疏;其求之弥强者,失之弥远。
出自《吕氏春秋·季春纪·论人》。【译文】最高的准则是向自身求得,其次才是去要求别人。要求别人却不要求自己,那么要求得越多,别人就越疏远自己;越是强求别人,离最终目的就相距越远。
十、雪霜雨露时,则万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厉去矣。
《吕氏春秋·察贤》。【译文】雪霜雨露适时,万物就能生长,人民就会休养生息,疾病和邪恶就会消除了。

附:23万字的吕氏春秋,浓缩八句识人术,句句精辟,值得深思!
自古成大事者,善于识人是一项必备技能。其中,以鬼谷子为代表的纵横家和兵家对此最为精通。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识人术详细方法——八观六验。通过观察一个人在八种环境和六种极端情绪中的待人接物,从而考察这个人的品性。
八观
通则观其所礼
当他在飞黄腾达时,观察他对其他人的态度,君子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谦逊有礼,从不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富则观其所养
富有时观察他结交的人,如果结交的都是酒肉朋友,则迟早会为他人所累。
听则观其所行
一个人品行如何,不只是听他说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合一。有些人嘴上夸夸其谈,实际上却毫无真才实学,不堪大用。
止则观其所好
当他无所事事时,观察他的日常爱好。一个人的喜好可以看出他的志向,整日遛鸟斗蟋蟀的人,多是胸无大志的纨绔子弟。
习则观其所言
当他处于放松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真实想法,观察他的言辞,可以得知他是否有真才实学。
穷则观其所不受
当他穷困时,看他是否能抵挡钱财的诱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则与小人无异。
贵则观其所进
当他地位尊贵时,观察他能采纳哪些人的意见。一个人身居高位时,身边免不了围着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贱则观其所不为
当他贫贱时,观察他是否为了钱财而无所不为。在穷途末路时,最考验一个人的品性,但如果不能安贫乐道,则此人难成大事。
六验
喜之以验其守
让他处于兴奋状态,看他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否得意忘形。
乐之以验其僻
投其所好,观察他是否有特殊的癖好。
怒之以验其节
激怒他,看他在愤怒的情况下的反应,考察他的情绪管理能力。
惧之以验其持
让他感到恐惧,看他是否临阵退缩,考验他是否立场坚定。
哀之以验其人
让他感到挫败,看他在逆境中的反应,从而考验他的人格。
苦之以验其志
让他经历苦难的环境,看他是否能坚守志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