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已搬回来差不多一个月了,过起慢节奏的小日子。
常逛的几家超市还在;
卖菜的老夫妻又见;
很爱去的老城小吃风味没变;
楼下的烧烤夫妻档味道依然;
这些细节,带给我安心的感觉,原来,从前到现在,自己喜欢得不得了。
------------
带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回到老房子,花了三天的时间整理和大扫除:
1. 扔掉一些洗旧起毛的衣服,虽然有些很喜欢,但无奈自己也没有对它们太好。感谢陪我走过一段日子。
2. 问过表妹和其他邻居之后,把一些多余的收纳盒、只用了几次的小家电(榨汁机、蒸锅、吸尘器)、锅、冷水壶、杯子(太爱收集杯子了,收集了几十个)送给他们。
3. 洗洗洗、晒晒晒、收好收好收好,碰上盘旋在华南地区不走的副高压,又闷热又晒。
4. 依旧把所有的保养品小样拿出来,要全部用完才可以买新的。
觉得这一次回来settle down,在家的时间也多了,终于给客厅买个挂钟。
把地产精装房的马桶盖给换了,用了6年了,有点薄,触感不好;而且是老款,螺丝口在马桶后面,手和头几乎都伸不进去,得趴在地上跟修车一样拧螺丝,再加上这螺丝和螺母已经完全锈死,光是拆都拆了至少半小时,啥工具都伸不进去,只能用钳子一点一点拧开。这个大热天,换完跟被水淋了一样,都要疯了。
新马桶盖相对厚实一点,而且在水平面就可以安装和锁紧。
把这个经验跟邻居小姐姐分享,她说她就不换了,先凑合。(她家三代人)
我觉得嘛~~毕竟还是自己和家人使用的,体验感最重要,一定要安全和便利,90块钱包邮,幸福感还是很强的。
这段时间闲下心来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也就能让家具部品更适合为自己服务,例如:
1. 注重收纳的位置、动线。举个例子,袜子就放到玄关的换鞋凳。腾出来的衣柜抽屉可以让内衣多一个分类,不用像之前那样都放在一起,要穿的那一件还得往里面掏。
2. 收纳的分类,在收纳盒和收纳瓶盖上贴上标签。
3. 毕竟一个人住,用的东西很少很有限,更喜欢去超市买散装的粮油产品。以前图方便买包装好的,买回来发现太多了根本用不完还占地方。一时兴起买的那些调料什么的就不说了,复杂的菜系我宁愿到外面跟朋友聚餐的时候一起探店。
4. 脱离了外卖高盐高油的日子,自己老老实实做饭。菜可以少买一点但每天都可以买到新鲜的。平时购物已经习惯用环保袋了,最近入手网兜。之后对自己的吃饭把握得更好的话,可以带着保鲜盒去买鱼和肉。争取一步一步做到零塑料袋。
感觉这个老少女基地,有着最简单的配置,功能不俗。起码朋友们来了,都说,很舒服。
还有一点,想起以往做很多事情都是半途而废,这回对于整理和保洁,坚持下来了。其实也可以请个阿姨每周来保洁,不过我倒没有忙到昏头的地步,打扫还可以热身也可以活活脑子。而且自家的地方,摸过碰过才知道哪里出问题。别人可不会这么用心。习惯了整理,东西变得更少和更精简;习惯了归位,不再是第二天起来还得先手忙脚乱去收拾。习惯了干净,看到脏的地方就马上搞干净,不再等到之后自己愿意了才干。也算是拖延症晚期的自己一点点滴治疗好。
-------
行动起来可以改变很多事情。而合适不合适,只有试过才知道。熟能生巧。无不在说明行动的力量。
例如开始做饭,才认真研究食材的不一样和搭配,刀工一遍一遍变好。尤其是要为自己准备减脂又好吃但难度不大的餐食。开始做一些事,也有些体会,我想,能够给严重滞后的减肥事业更多的动力。动起来,边做边调整。
-------
这段时间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简单,想做什么做什么,也可以马上做到。我不想再去够一些可能自己根本够不着的地方,勉强自己做很多努力,我不想再去为了体面而活着,我已经忘了要取悦自己,忘了要跟自己对话,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输家。
大概是人越长大越能够接受自己吧。可能外人看来我无所事事,但我不在乎了。
开始在没有公司没有外部约束的情况下生活,我相信是很难的,好像忽然间少了约束,也少了期待。
无论是在之前高压下、还是现在的无业,我真正要学会的是自律,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对自己有交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