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信与不信

作者: 花入眠 | 来源:发表于2018-05-31 23:38 被阅读9次

      最近读《红楼梦》读到第六十九回“尤二姐吞金自逝”,主要讲了王熙凤如何两面三刀、借刀杀人,尤二姐如何委屈得郁郁吞金而终。

      其中有一些描写是这样的。

      王熙凤一面将尤二姐带至园中向贾母和众姐妹面前巧言推介,一面又调唆从小就与尤二姐有婚约的张家少爷打官司告贾家和尤二姐;一面对外待尤二姐胜过亲姐妹,一面又私下挑拨秋桐予尤二姐难堪;一面聚着众丫鬟婆子厉色说不许欺侮尤二姐,一面又默许下人一口好饭菜都不给其吃。王熙凤在仆人堆中散播了好多不利于尤二姐的话,导致众丫头媳妇无不对尤二姐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讽。而后王熙凤又在贾母面前借自己串掇的张家告贾家的案子抹黑尤二姐,导致贾母也认为尤二姐不是好姑娘,不再喜欢。

      最终,花为肠肚雪做肌肤的尤二姐,经不起如此精神上的折磨,便一病不起,又遇到被人指使的庸医开了不对症的药方,导致腹中已成形的胎儿被打掉。梦到自己妹妹后,万念俱灰的尤二姐在一个凄凉孤寂的夜晚,吞金自尽。

        看完这章让我着实愁肠百结。

      我并不对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感到心寒,又精又坏的人哪里都有。让我想不通的是,王熙凤说尤二姐坏话的时候,听众们,那些上至主人下至仆人的一园子的听众们,为什么无一例外地都相信王熙凤,相信那上下两片嘴唇碰一碰就说出的毫无凭据的白话,并且跟着以讹传讹。

      怎么就没有人去观察尤二姐平时的为人处事,或者直接去跟尤二姐谈谈,听听她自己是怎么说的呢?

      而后,我又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确是有一些靠两片嘴唇说是非的人。这些人会无端贬低别人,添油加醋地向听众挥洒自己恶劣的情绪。散播谣言的人我理解,理由千千万。不理解的是,那些听故事的人们啊,听就听了吧,还真真切切地信了。

      现在是科学技术时代,不是《红楼梦》里的清朝,法院判案还讲究证据呢,别人平白说的话,听众们不求证一下就信,那听话的人的思维逻辑都哪里去了?就算不用正式的寻求证据,“不要听信一家之言”这句话还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里有A和B两个人,你听了A说B如何如何后,是不是还应该反过来再听听B说些什么呢?

      就如大家听过王熙凤说尤二姐后,是不是也应该把尤二姐请出来听听她怎么说呢?(当然,要在不考虑书中王熙凤势力比尤二姐大N倍的背景条件的前提下)如果继续说,说到王熙凤权势大于尤二姐,导致大家都站队王熙凤,那就扯远了。

      且不深究这等深度人情世故,当下只说偏听偏信,这是最不该的。

      我想不通的点,就在这里。实在想不通,就与万鹏讨论了一下。万鹏听完我的困惑后说了一句:因为说者与听者的信息不对等。

      我忽的就定住了,在心里重复了几遍后,感觉心结好像解开了。

      万鹏又进一步就《红楼梦》解释说:“由于王熙凤在家族中的权力地位高,导致她获得信息十分便利,掌握的信息量大,所以她的话相对可信。其它的主子大多不管事,而仆人信息量较小、视野狭隘,导致这群人了解事情不全面。这时,出现了不平衡的关系,信息量的失衡。信息量大者将信息传于信息量小者,会很成功。就算部分信息量小者有心求证,但是实际是无法做到的。”

      我立刻追问:“那么就是说,相信谣言的,一般都是弱者或能力低者?比如A在B面前说C的坏话,B不去求证就立刻信了,或者想求证也求证不到只能相信,就可以判定B是弱者?或者再比如,一个邪教诞生,教义荒诞透顶也有人信,信徒就是白痴?”

      万鹏点点头:“大致可以这样认为。”

      “但是,贾母又怎么解释呢?贾母也相信了王熙凤的话,改变了对尤二姐的看法。但是贾母绝对是见过世面的厉害角色。”

      “这个就是另一层意义了,这个跟情感的远近亲疏有关。比如,你妈妈跟你说某人不好,你会不会怀疑?一定不会,对吧,甚至还会加深对那人的坏印象。王熙凤与尤二姐哪个跟贾母关系更好呢,这个不用说,王熙凤对贾母而言相当于自家人,尤二姐相当于外人。所以,贾母理所当然地相信了王熙凤,没有任何怀疑。”

      原来如此。

      此番对话结束,我就这样如醍醐灌顶,豁然起来。一直愤愤不平的心,平了;一直愁丝缭绕的云,散了,着实开心。

      借用网络热门的一句话:脑子是个好东西。

      反正,我还需勤勉,你呢?

相关文章

  • 浅谈红楼,信与不信

    最近读《红楼梦》读到第六十九回“尤二姐吞金自逝”,主要讲了王熙凤如何两面三刀、借刀杀人,尤二姐如何委屈得郁...

  • 2020.09.30

    信与不信之间没有中间地带,信就是信,不信就是不信,你信什么,什么就能给你力量!

  •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一一机法两种深信缺一不可

    (一)信机不信法 机、法与信,可以组合成四种情况 : ——信机不信法; ——信法不信机; ——机法皆不信; ——信...

  • 浅谈信仰

    浅谈信仰 人们常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从小受唯物主义教育的我们都知道这句话是极为...

  • 信与不信

    对于宗教信仰问题我一直以来的看法是:信则迷,不信则惘。任何宗教信仰,信到深处都是迷信,迷于宗教的规则理论而看不见其...

  • 信与不信

    在这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件事情如果你需要花费大量重复性的劳动去完成,恐...

  • 信与不信

    信,是直觉,是笃定,也是自己的信仰。 不信,是怀疑,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 信者,相信自己能改变自己的未来。...

  • 信与不信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也有二十岁前不相信的,...

  • 信与不信

    如何去相信这是个很大的挑战,我基本上属于轻易相信的归类,虽然上当无数次,还是会不停的上当.好像总是学不会很好得去分...

  • 信与不信?

    看书,读鸡汤,读历史,读现象 你所读的所看的是真实的吗?是作者所记录的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历史,或者是真实的现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红楼,信与不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oc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