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闲扯淡,说到南北差异,说到战争,有人就说北方人、东北人嗓门大,特能喊、能吵架,但是一打仗就秒怂了,不如南方人能扛,然后有人立马附和,说对对。
其实,你用脚指头想一下,东北也有抗日联军,而南方也有汉奸。
根本不是北方人、南方人谁怂谁硬,而是由战略态势决定的,是由数千年来中原、草原,农耕、游牧两大文明的冲突造成的。
看一下中国地图,回想一下,历史上,中国北方边境始终游荡着一堆战斗民族。
北方是草原、游牧区,南方不管平原、山川,都是农耕区。再往南就到海边了,西南又隔着大山,越南缅甸从古至今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军事集团。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战争,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中原和草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对打。
北方是和游牧民族、草原直接接触的,中原王朝强势的时候,就把战斗民族使劲往北赶。
游牧民族强势的时候,从北往南打,北方是前线,南方就是战略后方,战斗民族铁骑一冲,就冲到黄河边了,但是再往南,冲到长江沿岸的时候,也就到强弩之末了,另一方面,钱粮、布匹、铁器,该抢的也抢到手了,没有多少动力再继续往南冲了。
其次,战斗民族往南冲的时候,沿途打不过、跑不及的就得投降,而还能跑、还能扛的,自然是往南跑,往战略后方跑,都聚集到南方了,而这时候南方人民才开始摩拳擦掌、以逸待劳,才开始打;北边逃过来的,等喘口气儿、稳住脚,能上的又继续上。
所以,结果看起来就是,北方已经沦陷了、全投降了,而南方人民却在死扛。不是北方人比南方人怂得快,而是由南北对弈的战略态势决定的。
到抗日战争的时候,东北、满洲离日本近,日本人是先在那边驻扎、上岸的,东北自然就先沦陷了,后来到全面侵华,北方占了北平、天津,南方淞沪会战,鬼子从上海登陆,从东往西打,把交通线、东部沿海、大城市都攻陷了,连广州也占了,那这个时候,西部、西南,陕西、重庆、四川就成了战略后方,那你能不能说沿海人民比西部人民怂,肯定不是,也是由战略态势决定的。
所以不管是南方人民、北方人民,西部人民、沿海人民,遇到事儿的时候,都是中华好儿郎、好巾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