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 豆douou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21:43 被阅读2次

曾经有连续两周的周末,每次下了晚班一出地铁,就能在成列的队伍里,搭到同一个大叔的电瓶车。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大叔仿佛跟我们成了朋友,即使在我去商场时经过地铁站遇到他,他也会跟我打招呼。

我承认后来大叔的熟络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有时下了班,即使面前就有一辆车了,大叔也会在旁边主动招呼我们过去。我和舍友讨论过,这样对其他的大叔是很不公平的。因为这本来就是分先来后到的生意,乘客会自动选择乘坐离门口最近的电瓶车,然后后面的车再依次往前移动,其实这也算是地铁门口电瓶车与乘客之间默认的潜规则。因此每次这种时候,我们都会感到不好意思。有时下了班时间还早,我喜欢戴着耳机听歌,慢慢走回学校去。可若是遇到了那位大叔,他都会举起手招呼我,很多次我只能低头看手机装作没看见。

也许有人会说,直接拒绝就好了,何必装没看见。但是下了班之后的我,很享受无人打扰的放空状态,一句话都不想说,任何一种面部表情都不想有。我不想在这途中,有人与我攀谈,因为我还得调动面部肌肉抬起嘴角微笑,还得开口说话,我宁愿假装无视。

任何一段熟的太快而关系及其脆弱的感情,都很容易让双方因为情面上过不去,进而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大一时的市场营销实训,每个小组要自行决定销售的产品,然后在校道摆摊或是微信上售卖。那时我们小组卖的是水果杯,每天都要去一趟超市采购新鲜水果。有一回四个女生叫了滴滴,到了目的地之后,因为那个路段的地址定位和路况有点复杂,我们就让司机在门口等一会儿。搬完水果上车后才发现这时再叫车,我们下的订单很容易被其他人抢了去,于是便要在微信上转账给司机,他却连连摇头,一直说免费送我们这一小段路没关系。

四个女生感动得稀里糊涂,在车上同司机师傅聊开了。到了校门口,他说水果太重坚持要送我们到宿舍楼下,却进错了门被保安拦下。后退时,不小心刮到后面的一辆车子,双方因为赔偿事宜起了冲突。后来司机师傅赔了对方两百块,我们过意不去想要把这两百块还给他,他却一直拒收,很快走了。

那件事发生后,四个女生心里很内疚又很感激,久久未能释怀。到此时,我再回想起这件事情,我反而发现,不和任何一个人快速熟起来是蛮重要的事情。倘若那时司机像他应该做的那样正常收下我们的钱,那么在事故发生时,双方都不会因为这短短几分钟的交情而碍于情面不能像陌生人一样理智解决问题。很多时候,这种快速熟络的感情,就像一杯表面结冰的水,手指轻轻一戳,冰就碎开了,完全不牢固。

我属于那种喜欢一首歌可以单曲循环一个星期的人,因此我也会因为突然喜欢上一道菜而经常去同一个窗口打饭,久而久之阿姨就会跟我攀谈。而后来的一段时间,当我想换个口味而到隔壁的窗口买饭时,就会有一种背叛阿姨的愧疚感,畏畏缩缩地不敢同她对视。

彼此本就可以保持陌生的相处模式,可当对方主动朝你走一步时,你也会礼尚往来地向他的方向前进一步,两人因此脱离了自己的轨道,碍于情面和那脆弱的关系,开始了尴尬窘迫的相处。

在我的观念里,与两类人相处比较轻松,一种是熟悉的人,一种是陌生人。与熟悉的人相处,可以无话不说,也可以沉默不语,无论如何是令人舒服的。与陌生人相处,只要言行举止在礼貌的范围里,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表现热情或冷漠,表示接受或拒绝,完全不累人。可偏偏与半生不熟的人相处,更容易顾忌彼此的关系和情面,而做出很多违心且不情愿的事情。然而事实上,我们生活在这社会上,人际交往就是一张大网,这类于我们而言半生不熟的人密密麻麻地散布在网上,我们就像一只蜘蛛,脱离了这张网,自己也无法存活。

当我终于发现自己因为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而常常做出令自己不快的事情后,我才醒悟到要改变这个现状,也是在这时,我才明白这也是造成我常常在人际交往中感到累人而选择逃避的原因所在。后来,不喜欢且无意义的聚会,我坚决不参加;不喜欢且不重要的人,我开始慢慢疏远;不喜欢且无关紧要的事情,我委婉地拒绝。

在这个悔悟的过程中,我花了太多年的时间,但幸好不算晚。在人际交往的问题上,每个人也许都有不同的困惑。没关系,人生就是走出一段迷雾而走进下一段迷雾的过程,就凭个人本事去摸爬滚打罢。

最后,凭着我短暂的经验和浅薄的认知,我认为每个人都该从自己的经历中去摸索出自己的一套人生理论。在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中》有这样一段话:“更何况赫拉克利特早就说过,善与恶为一,正如上坡和下坡时同一条路。不知道何为恶,焉知何为善?”即使有很多事情你不必亲自尝试就可以从前人的经验中得知应该怎么做,你也应该在见识过世间的险恶、结识过不怀好意的朋友、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之后,从泥泞中淌出自己的道路。那么在人际交往这一件事情上面,只要你礼貌待人,尊重对方,一切就顺着自己的心意来吧,开心时热情,不开心时冷漠,喜欢就接受,不喜欢就拒绝。可能在工作上无法做到这般随心,但这种迁就别人的委屈,你得自身觉得有意义才行。

相关文章

  • 《沉默的大多数》----关于沉默

    王小波在这本书中讲述了许多他的经历,批判了很多他不认可的现象,大部分在我看来批判的切入点可以说是鞭辟入里,每个字都...

  • 沉默的不再沉默—《沉默的大多数》书评

    沉默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沉默就得说话,说话又大多是废话,废话里只夹了一句两句有用的,常常让我觉得“这话就不如不说”。...

  • 沉默的大多数

    起初在书摊上看到这本书并决定买下来,只是因为在许多花花绿绿的书籍封面中它最为简洁。在没有开始阅读之前,我对本书作者...

  • 沉默的大多数

    都市世俗的灯光,像平常那样消去星星的踪影。天空虽然晴朗,却只能看见几颗特别亮的星星,淡淡地分散在一些地方...

  • 沉默的大多数

    我们是沉默的大多数,我们是梦里追逐者。 沉默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是一种方式。在诸子百家争鸣,一个个为了国家利益。主...

  • 沉默的大多数

    想成长不能不读王小波。 以往看《白银时代》《黄金时代》对他颇有偏见,觉得他粗人一个。大概这就是文人的魅力,时而郁郁...

  • 沉默的大多数

    时光若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转眼间已经工作一年有余,偶尔回想起来,十多年的时光剪影在脑海一一掠过,恍若昨日。怀念吗?...

  • 沉默的大多数

    耳机里的歌有吉他的弦配有节奏而清晰的鼓声 ​楼下是自行车吱呀吱呀的声音 ​远方的天际传来呼呼的展望 ​草丛上两只慵...

  • 沉默的大多数

    曾经有连续两周的周末,每次下了晚班一出地铁,就能在成列的队伍里,搭到同一个大叔的电瓶车。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大叔仿...

  • 沉默的大多数

    朋友给我说了这样一件事。 回农村老家看望老人,晚饭后和父母出去遛弯,看到社区后面的柏油路被人为损坏,纳闷地问父亲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默的大多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qx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