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白金数据》读后感

《白金数据》读后感

作者: Tequila_chen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15:43 被阅读30次

一位知友对这个的评价是“99%的故事让人欲罢不能,1%的狗血结局把整个作品都毁了”,说出了我的心声。两位男主的对于“白金数据”的态度的转变太突兀了,感觉就像是为了前途与名利放弃了坚持自己的原则。但是或许这就是社会现实?或者东野圭吾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大英雄只存活在影视作品中,利己主义才是主旋律”?

神乐龙平志贺等所在的警察司在天才数学家蓼科早树的帮助下建立了DNA系统,这个系统是希望在广泛收集国民的DNA信息后用于协助警察办案,以遏制罪恶的产生。刑警们确实也在该系统的DNA数据的支持下高效地破解了一起又一起的案件。但是在最近的几起案件中,将嫌疑人的DNA信息与数据库进行比对是居然是”Not Found”,是没有相关数据吗?还是系统的漏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天才数学家蓼科早树和她的哥哥发现被枪杀身亡。更让神乐龙平措手不及的是,在DNA系统进行犯罪侧写时发现嫌疑人与自己相似度99.99%。杀人犯是自己?案发时自己在干什么?神乐为了解开未解之谜,踏上了逃亡之路。后来在和刑警浅间的合作下,扑簌迷离的真相露出水面:DNA数据之所以存在“Not Found”,是因为系统的创造者蓼科早树接受了志贺等高层的指示,将某些敏感人员的那部分DNA数据进行了刻意隐瞒,也就是所谓的”白金数据“。这部分敏感人员,大家不言而喻了,因为DNA数据被隐瞒,因此在犯罪后依旧有机会逍遥法外,神乐的医生水上洋次郎正是这个白金数据之一,也就是上面所说的”Not Found”,    几起刑事案件以及蓼科早树案的凶手。在这之前的故事情节都是挺精彩的,然后结局是:神乐的第二人格在水上的超恍器的刺激上跳出来把水上给杀掉了,然后志贺等高成为了隐瞒这个“白金数据”,让神乐隐居工资照发;浅间升职成为股长,利用DNA数据库高效破案。这个结果让人觉得很失望。是不是说,在政治和权力面前,个人原则等同于零?

相对与不甚理想的结尾,故事情节还是挺引人入胜的,而其中最吸引我的人设是神乐的两重人格---神乐和隆。之所以会出现两重人格,估计是因为在年少时目睹父亲上吊身亡的经历有关,从此以后神乐的人生只有基因,数据工作,而隆每次出现都是画画,他更关注精神世界,到后来什么还幻想出一个少女铃兰,而在隆最后一次出现,他画的是穿着婚纱的铃兰。也是一个对美好的向往啊。

相关文章

  • 《白金数据》读后感

    《白金数据》是今年开年读的第一本东野圭吾的小说,小说读起来还是那么如丝般顺滑,非常的舒服。 这本小说的情节其实不是...

  • 《白金数据》读后感

    一位知友对这个的评价是“99%的故事让人欲罢不能,1%的狗血结局把整个作品都毁了”,说出了我的心声。两位男主的对于...

  • 《白金数据》读后感

    2019年的第一本书是东野圭吾的《白金数据》,这本已经躺在kindle中一年之久的小说并没有费太多时间就读完了。豆...

  • 《白金数据》

    有个人一起看书,原来是这么幸福的事儿。 既然打开了简书,就就着记忆还在,就一股脑倒出来吧。 这本书,印象没错应该是...

  • 读《白金数据》

    仍是一贯的东野圭吾的写法:在真实案情之上,给主人公批了一层双层人格的外衣,意图借此将故事复杂化。 其实剧情非常简单...

  • 看《白金数据》

    最近正在看东野奎吾的白金数据,想象力可丰富了。人的DNA有着固定的规律,什么样的DNA决定了什么样的长相,身高,体...

  • 解析《白金数据》

    这几天晚上的时间都交给了《白金数据》这本书是东野圭吾的新作。 日系的悬疑小说文字简洁,悬念勾人,不看到最后不知道结...

  • 《白金数据》书评

    1 《白金数据》作者东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说家。1985年以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得奖作《放学后》出道。看过他的作品《...

  • 看《白金数据》

    最近看了东野奎吾的白金数据,想象力非常丰富。人的DNA有着固定的规律,什么样的DNA决定了什么样的长相,身高,体型...

  • 2019书单

    1.2019.3.3《白金数据》东野圭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金数据》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tmsftx.html